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信用机制的基本理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概述 | 第9-11页 |
一、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涵义 | 第9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与其他当事人的关系 | 第9-10页 |
三、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信托义务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信用机制的探析 | 第11-14页 |
一、信用概念及价值分析 | 第11-12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信用机制的法理基础 | 第12-13页 |
三、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信用机制的社会价值 | 第13页 |
四、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信用机制的法律价值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信用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基金管理人信用缺失的表现 | 第14-17页 |
一、操纵股票的交易价格 | 第15页 |
二、进行利益输送行为 | 第15-16页 |
三、“老鼠仓”行为 | 第16页 |
四、虚假陈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产生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17-21页 |
一、信托责任和信托文化被漠视 | 第17-18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制度的缺陷 | 第18-19页 |
三、基金管理人信用监管体制的缺陷 | 第19-21页 |
四、基金业自律组织的缺位 | 第21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基金管理人信用机制的法律制度 | 第21-30页 |
第一节 我国基金管理人信用的监管制度 | 第21-24页 |
一、完善基金管理人信用的法律法规 | 第22-23页 |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23页 |
三、建立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 | 第23-24页 |
四、建立基金行业自律组织 | 第24页 |
第二节 建立严格的惩戒机制 | 第24-26页 |
一、强化基金管理人的法律责任 | 第24-26页 |
二、完善基金持有人的法律救济措施 | 第26页 |
第三节 建立基金管理人信用的自我约束机制 | 第26-27页 |
一、构建合理的基金管理人激励机制 | 第26-27页 |
二、引进声誉机制 | 第27页 |
第四节 完善对基金管理人信用的外部约束机制 | 第27-30页 |
一、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约束机制 | 第27-28页 |
二、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约束机制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录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