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优化方法在水轮机运行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 ·转桨式水轮机协联装置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协联特性优劣对机组及水电站运行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协联曲线数字化方法 | 第13页 |
| ·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 | 第13-15页 |
| ·水轮机导叶启闭规律 | 第15-16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8-29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多目标优化方法 | 第18-20页 |
| ·线性加权组合法 | 第19页 |
| ·目标规划法 | 第19页 |
| ·功效系数法 | 第19-20页 |
| ·乘除法 | 第20页 |
| ·基本遗传算法(SGA) | 第20-25页 |
| ·SGA的基本步骤 | 第20页 |
| ·编码表示 | 第20-21页 |
| ·适应度函数设计 | 第21-22页 |
| ·遗传操作 | 第22-25页 |
| ·遗传参数设置 | 第25页 |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25-28页 |
| ·神经网络概述 | 第25-26页 |
| ·BP网络简介 | 第26-27页 |
|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轴流机组协联关系的多目标优化 | 第29-48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黄壁庄电站试验 | 第29-30页 |
| ·电站概况 | 第29页 |
| ·电站16MW机组技术参数 | 第29-30页 |
| ·信号测量与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 ·采样速率的选取 | 第30页 |
| ·采样时间的选取 | 第30-31页 |
| ·信号分析 | 第31-32页 |
| ·机组能量特性试验 | 第32-40页 |
| ·试验目的和内容 | 第32-34页 |
| ·试验原理 | 第34页 |
| ·试验仪器及参数测量 | 第34-36页 |
| ·试验过程与数据采集 | 第36页 |
| ·蜗壳差压法确定协联关系 | 第36-40页 |
| ·机组运行稳定性性能试验 | 第40-45页 |
| ·水力机组振动的原因及复杂性 | 第40页 |
| ·机组振动测试的内容和依据 | 第40页 |
| ·参数测量设备 | 第40-41页 |
| ·测点设置 | 第41-42页 |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2-45页 |
| ·机组协联曲线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水力机组负荷分配多目标优化 | 第48-61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机组稳定性问题 | 第48-49页 |
| ·水力机组优化运行模型简介 | 第49-50页 |
| ·多目标方法在机组负荷分配优化中的应用 | 第50-60页 |
| ·实例电站简介 | 第50-51页 |
| ·分层遗传算法 | 第51-52页 |
| ·机组负荷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2-60页 |
| ·机组的实际负荷分配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多目标方法在导叶关闭规律优化中的应用 | 第61-70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及研究目的 | 第61页 |
| ·导叶关闭规律选择 | 第61-64页 |
| ·高水头水电站 | 第62-63页 |
| ·中低水头水电站 | 第63-64页 |
| ·导叶关闭规律相关计算 | 第64页 |
| ·水锤波的传播速度 | 第64页 |
| ·特征线法 | 第64页 |
| ·导叶关闭规律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64-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