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高聚物作为水泥复合材料添加剂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4页 |
| ·高聚物作为水泥复合材料添加剂的历史 | 第10-13页 |
| ·主要的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高聚物助剂 | 第13页 |
|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结构形成机理 | 第13-14页 |
| ·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 ·木材资源的短缺 | 第14页 |
| ·低值天然高分子资源的利用 | 第14-15页 |
| ·节能建材的推广和环境效益 | 第15页 |
| ·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发展 | 第15-16页 |
| ·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 ·存在问题 | 第17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2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 | 第19-24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19页 |
| ·羧甲基纤维素的分析 | 第19-20页 |
| ·羧甲基纤维素的含水率(w) | 第20页 |
| ·羧甲基纤维素的含量(p) | 第20页 |
| ·羧甲基纤维素的取代度(r) | 第20页 |
| ·合成实验 | 第20-21页 |
| ·反应机理 | 第21-22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3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物的表征 | 第24-36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24页 |
| ·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4页 |
| ·X-RAY射线衍射(XRD) | 第24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X射线分析(SEM-EDXA) | 第24页 |
| ·热分析(TG and DSC) | 第24-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5页 |
| ·不同温度、pH值对接枝共聚反应影响 | 第25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5-26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6-28页 |
| ·CMC-g-PMMA表面形貌观察(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分析(EDXA) | 第28-30页 |
| ·热分析及热解动力学 | 第30-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4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在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36-42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36页 |
| ·稻壳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6页 |
| ·稻壳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 ·密度与力学性能 | 第37-38页 |
| ·声学性能 | 第38-39页 |
| ·阻燃性能 | 第39-41页 |
| ·保温性能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5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对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材料作用探讨 | 第42-51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42页 |
| ·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 ·不同助剂对稻壳的处理效果 | 第42-46页 |
| ·复合材料表面形貌观察 | 第46-49页 |
| ·不同助剂对水泥水化曲线的影响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