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DSA 电极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DSA 电极 | 第13页 |
·DSA 电极的特点 | 第13-14页 |
·DSA 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钛基二氧化锡电极 | 第16-17页 |
·SnO_2的基本性质 | 第16页 |
·Ti/Sn-Sb 电极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 | 第17-22页 |
·二氧化铅电极的发展 | 第17-18页 |
·二氧化铅电极的早期改进 | 第18-19页 |
·新型钛基氧化铅电极 | 第19-21页 |
·二氧化铅电极的优越性 | 第21页 |
·使用二氧化铅电极的注意事项 | 第21-22页 |
·稀土掺杂电催化电极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稀土简介 | 第22页 |
·稀土催化材料在环境领域中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22-23页 |
·稀土掺杂在电催化电极中的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洗涤污水 | 第24-28页 |
·洗涤污水的来源 | 第24-25页 |
·洗涤污水的特点 | 第25页 |
·洗涤污水的危害 | 第25页 |
·目前洗涤污水的处理方法 | 第25-28页 |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选题意义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条件及研究方法 | 第30-37页 |
·实验的主要材料 | 第30-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1页 |
·电极制备的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基体的选择 | 第31-32页 |
·中间层的选择 | 第32页 |
·活性层的选择 | 第32-33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33-35页 |
·钛基体预处理 | 第33页 |
·二氧化锡涂层的制备 | 第33页 |
·二氧化铅复合层的制备 | 第33-34页 |
·电极制备注意事项 | 第34-35页 |
·模拟污水的制备 | 第35页 |
·电极结构分析及电极性能的测试 | 第35-37页 |
·SEM 及EDS 分析 | 第35页 |
·XRD 分析 | 第35页 |
·析氧电位测试 | 第35-36页 |
·模拟废水处理实验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稀土掺杂Ti/Sn-Sb 电极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37-54页 |
·稀土Nd 掺杂Ti 基Sn-Sb 涂层电极 | 第37-42页 |
·热处理温度的优化 | 第37-38页 |
·Nd 掺杂量的优化 | 第38-40页 |
·稀土Nd 掺杂SnO_2 电极的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Ce 掺杂Ti 基Sn-Sb 涂层电极 | 第42-46页 |
·热处理温度的优化 | 第42-43页 |
·Ce 掺杂量的优化 | 第43-44页 |
·稀土Ce 掺杂SnO_2 电极的结构分析 | 第44-45页 |
·电极的XRD 分析 | 第45-46页 |
·La/Ce 混合稀土掺杂Ti/Sn-Sb 电极 | 第46-52页 |
·涂层溶液浓度的优化 | 第46-48页 |
·热处理温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电极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电极的XRD 检测结果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洗涤污水的降解工艺及机理初探 | 第54-63页 |
·阳极材料的确定 | 第54-55页 |
·电极间距的影响 | 第55-57页 |
·废水pH 的影响 | 第57-58页 |
·电解质的影响 | 第58-60页 |
·电解时间的影响 | 第60-61页 |
·在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模拟污水的处理 | 第61页 |
·DBS 的降解历程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稀土掺杂Ti/Sn-Sb/PbO_2电极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63-70页 |
·中间层分析过程 | 第63-65页 |
·电极的SEM 结果 | 第63-64页 |
·电极的XRD 分析 | 第64-65页 |
·电极表面层分析 | 第65页 |
·电极的析氧性能考察 | 第65-67页 |
·含油污水的电解实验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9-81页 |
发表专利目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详细摘要 | 第83-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