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 桃核承气汤现代研究概况 | 第8-12页 |
·临床应用 | 第8-10页 |
·实验研究 | 第10-12页 |
2. 肾小球硬化形成机制和进展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肾小球硬化形成机制 | 第12-13页 |
·加速肾小球硬化的相关因素 | 第13-17页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第13页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第13-14页 |
·细胞因子的作用 | 第14-15页 |
·蛋白尿 | 第15-16页 |
·脂质代谢紊乱 | 第16-17页 |
·氧化应激 | 第17页 |
3. 中医药抗肾小球硬化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影响肾脏固有细胞表型转化 | 第17-18页 |
·影响相关细胞因子表达 | 第18-19页 |
·抑制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聚,促进其降解 | 第19-20页 |
·调节血管活性物质 | 第20页 |
·纠正脂代谢紊乱 | 第20-21页 |
·抗氧自由基损伤 | 第21-22页 |
实验研究 | 第22-3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实验用药 | 第22页 |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造模方法 | 第23页 |
·分组方法 | 第23页 |
·给药方法 | 第23-24页 |
·取材方法 | 第24页 |
·指标检测方法 | 第24-26页 |
·统计方法 | 第2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6-38页 |
·造模分组后各组大鼠肾功能 | 第26-27页 |
·大鼠一般状态及体重情况 | 第27-28页 |
·给药期间各组大鼠肾功能变化情况 | 第28-31页 |
·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 | 第31-32页 |
·各组大鼠脂质代谢变化情况 | 第32页 |
·各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SOD、MDA、GSH-PX情况 | 第32-33页 |
·各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血管活性物质变化 | 第33-34页 |
·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情况 | 第34-35页 |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 | 第35-37页 |
·各组大鼠肾脏大体外观和光镜下病理变化 | 第35-36页 |
·各组大鼠肾小体面积、血管球面积、囊腔面积 | 第36页 |
·各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比较 | 第36-37页 |
·各组大鼠肾组织促肾纤维化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 | 第37-38页 |
·各组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 第37页 |
·各组大鼠肾组织Ⅲ型胶原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66页 |
1. 桃核承气汤主治之下焦蓄血证 | 第38-44页 |
·下焦蓄血证之含义 | 第38-39页 |
·桃核承气汤之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 | 第39-40页 |
·桃核承气汤之病因病机 | 第39页 |
·桃核承气汤之证候特点 | 第39-40页 |
·下焦蓄血证(桃核承气汤证)的病位 | 第40-42页 |
·桃核承气汤组方分析 | 第42-44页 |
2. 桃核承气汤用于延缓肾小球硬化研究的可行性 | 第44-48页 |
·桃核承气汤延缓慢性肾衰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基础 | 第44-46页 |
·桃核承气汤证与慢性肾衰(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 | 第46-48页 |
3. 桃核承气汤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理 | 第48-66页 |
·改善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功能和大鼠一般状态 | 第48-50页 |
·降低肾小球硬化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第50-52页 |
·调节肾小球硬化大鼠脂质代谢紊乱 | 第52-53页 |
·调节肾小球硬化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 | 第53-55页 |
·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血清及肾组织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 第55-58页 |
·改善肾小球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 | 第58-59页 |
·改善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组织病理 | 第59-61页 |
·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促肾纤维化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 | 第61-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80页 |
附图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