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7-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8-9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二部分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概述 | 第9-14页 |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一) 合作和共育 | 第9页 |
(二)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 | 第9-10页 |
二、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一) 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二) 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 第10页 |
(三) 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四) 为了庄严的法律承诺 | 第11页 |
三、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理论依据 | 第11-14页 |
(一) 自我概念理论及其启示 | 第11-12页 |
(二)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及其启示 | 第12-13页 |
(三) 情境教学理念及其启示 | 第13-14页 |
第三部分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14-17页 |
(一) 瑞吉欧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二) 瑞吉欧的环境教育 | 第15页 |
(三) 瑞吉欧的“教师与幼儿” | 第15页 |
(四) 瑞吉欧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 | 第15-16页 |
(五) 瑞吉欧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16页 |
(六) 瑞吉欧教育给予的启示 | 第16-17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17-19页 |
(一) 近代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有关研究 | 第17页 |
(二) 当代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有关研究 | 第17-19页 |
第四部分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探索 | 第19-37页 |
一、南京军区X幼儿园基本概况 | 第19页 |
二、南京军区X幼儿园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 | 第19-37页 |
(一) 建立与发展家长、社区委员会 | 第19-22页 |
(二) 创建家长学校,搭建家园合作平台 | 第22-26页 |
(三) 成立心理咨询室,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 | 第26-28页 |
(四) 整合家长资源,促进家园教育一体化 | 第28-30页 |
(五) 调动社区资源,实现社区教育本土化 | 第30-33页 |
(六) 利用自然资源,发挥潜在教育功能 | 第33-37页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反思 | 第37-39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37页 |
(一) 幼儿教育要走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共育活动 | 第37页 |
(二) 幼儿教育要贴近家庭和社区,实现情感沟通 | 第37页 |
(三) 家园共育应具有多维性 | 第37页 |
(四) 开发幼儿家庭教育资源,指导家长进行教育活动 | 第37页 |
二、研究反思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