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安徽省中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相关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一、绪论第6-9页
 (一) 研究背景第6-7页
 (二) 研究意义第7-8页
  1、理论意义第7页
  2、实践意义第7-8页
 (三) 研究内容第8-9页
二、研究综述第9-24页
 (一)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第9-17页
  1、职业倦怠的概念第9-10页
  2、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第10-11页
  3、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第11-13页
  4、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第13-14页
  5、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第14-15页
  6、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与影响第15-16页
  7、职业倦怠的测量第16-17页
 (二) 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第17-22页
  1、应付方式研究第17-19页
  2、社会支持研究第19-22页
 (三) 以往研究取得的成就与不足第22-24页
  1、以往研究的成就第22页
  2、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2-24页
三、实证研究设计第24-29页
 (一) 本论文实证构思与研究假设第24-26页
  1、实证构思第24-25页
  2、研究假设第25-26页
 (二) 问卷样本及调查方法说明第26-27页
  1、研究对象第26页
  2、调查方法第26页
  3、样本的一般情况第26-27页
 (三) 问卷设计说明第27-29页
四、实证研究第29-42页
 (一)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第29-35页
  1、职业倦怠、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第29-32页
  2、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第32-35页
 (二) 职业倦怠与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之间关系的研究第35-42页
  1、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之间关系的研究第35页
  2、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第35-42页
五、分析与讨论第42-51页
 (一)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第42-47页
  1、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第42-44页
  2、农村小学教师应付方式现状分析第44页
  3、农村小学教师社会支持现状分析第44-45页
  4、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第45-47页
 (二) 农村小学教师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第47-51页
六、结论和建议第51-57页
 (一) 结论第51-52页
 (二) 建议第52-55页
  1、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第52-53页
  2、提高应付方式的有效性第53-54页
  3、教师自我心理调节第54-55页
 (三) 本研究的不足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SX/Nkx2.5基因和CCNL2基因在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时空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烟台市社会体育资源配置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