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1 淀粉的研究进展 | 第15-31页 |
·淀粉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淀粉组分结构 | 第16页 |
·淀粉颗粒结构 | 第16-21页 |
·淀粉颗粒簇状模型 | 第16-17页 |
·淀粉颗粒内部形态结构 | 第17-19页 |
·淀粉颗粒内部晶体结构 | 第19-21页 |
·淀粉生物合成的物质来源及途径 | 第21-23页 |
·影响淀粉合成的因素 | 第23-31页 |
·影响淀粉合成的生理因素 | 第23-25页 |
·光合物质生产 | 第23-24页 |
·淀粉合成关键酶性 | 第24-25页 |
·激素 | 第25页 |
·栽培因素 | 第25-26页 |
·环境因素 | 第26-31页 |
·温度对淀粉合成的影响 | 第26-29页 |
·温度对淀粉结构的影响 | 第26-27页 |
·温度对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27-28页 |
·温度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8-29页 |
·其它因素对淀粉合成的影响 | 第29-31页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31-36页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1-35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6-68页 |
·花后高温对籽粒形态及淀粉结构的影响 | 第36-48页 |
·对成熟期麦穗中部第 2 小花位籽粒外观形态的影响 | 第36-37页 |
·对胚乳淀粉粒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37-43页 |
·花后高温对淀粉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3-46页 |
·对淀粉晶体类型的影响 | 第43-45页 |
·对淀粉相对结晶度及特征参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对籽粒不同部位不同类型淀粉粒所含元素分布的影响 | 第46-48页 |
·花后高温对淀粉特性的影响 | 第48-53页 |
·对淀粉溶解度和膨润力的影响 | 第48-50页 |
·对破损淀粉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淀粉粘度特性的影响 | 第51页 |
·对沉降值的影响 | 第51-53页 |
·花后高温对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53-57页 |
·对籽粒中淀粉积累动态的影响 | 第53-54页 |
·对成熟期籽粒中淀粉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第54-57页 |
·花后高温对淀粉合成的生理机制研究 | 第57-63页 |
·对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对剑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对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对籽粒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动态的影响 | 第61-62页 |
·对成熟期籽粒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花后高温对籽粒产量和物质运转的影响 | 第63-68页 |
·对千粒重、每穗产量和每盆产量的影响 | 第63-65页 |
·对单株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65-6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8-79页 |
·讨论 | 第68-76页 |
·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后淀粉结构的差异 | 第68-70页 |
·成熟期籽粒外观形态及不同时期淀粉粒表观结构的差异 | 第68-69页 |
·淀粉晶体结构的差异 | 第69-70页 |
·不同部位不同类型淀粉粒所含元素分布的差异 | 第70页 |
·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后淀粉特性的差异 | 第70-73页 |
·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后淀粉积累的差异 | 第73-74页 |
·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后淀粉合成生理机制的差异 | 第74-75页 |
·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后籽粒产量的差异 | 第75-76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