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39页 |
| ·非血红素铁氧化酶概述 | 第10-27页 |
| ·蚯蚓血红蛋白(Hr) | 第11-12页 |
| ·甲烷单加氧酶 | 第12-15页 |
| ·铁博莱霉素 | 第15-16页 |
| ·非血红素铁氧化酶模型体系 | 第16-27页 |
| ·质子偶合电子转移反应 | 第27-37页 |
| ·概述 | 第27-28页 |
| ·Marcus理论 | 第28-30页 |
| ·质子偶合电子转移反应机理 | 第30-37页 |
| ·课题构想 | 第37-39页 |
| 2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 | 第39-72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51页 |
| ·原料及试剂 | 第39-40页 |
| ·测试仪器 | 第40页 |
|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及铁配合物的合成 | 第40-49页 |
|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铁配合物单晶结构的测定 | 第49页 |
|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铁配合物催化氧化实验 | 第49-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71页 |
|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及其铁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培养 | 第51-53页 |
| ·配合物Fe3a、Fe5a、Fe6a和Fe5c的晶体结构 | 第53-59页 |
|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铁配合物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59-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3 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质子偶合电子转移反应研究 | 第72-89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实验部分 | 第72-77页 |
| ·原料及试剂 | 第72页 |
| ·测试仪器 | 第72页 |
|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72-76页 |
|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钌配合物单晶结构的测定 | 第76-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4页 |
| ·含咪唑基多齿配体钌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培养 | 第77-78页 |
| ·配合物Ru4a和Ru4b的晶体结构 | 第78-80页 |
| ·配合物Ru4a和Ru4b的质谱表征 | 第80-82页 |
| ·配合物Ru4a和Ru4b的核磁共振表征 | 第82-83页 |
| ·配合物Ru4a和Ru4b的电化学表征 | 第83-84页 |
| ·光驱动钌模型配合物的质子偶合电子转移反应初探 | 第84-88页 |
| ·课题构想 | 第84-8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5-88页 |
| ·小结 | 第88-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103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03-104页 |
| 附录A 谱图 | 第104-10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7-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