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抵押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动产抵押标的物范围 | 第7-17页 |
第一节 动产成为抵押标的物应具备的条件 | 第7-11页 |
一、动产抵押标的物于抵押人具有使用价值 | 第7-8页 |
二、动产抵押物适于登记公示 | 第8-11页 |
第二节 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法律的规定 | 第11-14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 | 第11-13页 |
二、英美法国家 | 第13页 |
三、简评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我国大陆法规定 | 第14-16页 |
第四节 我国法律的完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动产抵押登记效力 | 第17-26页 |
第一节 物权变动立法模式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动产抵押权变动模式 | 第19-21页 |
一、大陆法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规定 | 第19-20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中美国统一商法典的规定 | 第20-21页 |
三、简评 | 第21页 |
第三节 我国动产抵押成立模式及完善 | 第21-26页 |
一、我国大陆法律规定 | 第21-23页 |
二、完善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动产抵押物转让产生的利益冲突 | 第26-38页 |
第一节 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国外及部分地区法律规定的冲突解决办法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我国法律规定 | 第29-38页 |
一、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 | 第29-30页 |
二、物权法规定 | 第30-31页 |
三、理论分析 | 第31-33页 |
四、法律评析 | 第33-38页 |
第四章 动产抵押权与其它担保物权的竞存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动产抵押与其他担保物权竞存的条件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动产抵押与其他担保物权清偿顺位 | 第40-48页 |
一、动产抵押与动产质押竞存形态 | 第40-42页 |
二、动产抵押与留置权竞存形态 | 第42-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