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8页 |
·对金融业的指导作用 | 第13-14页 |
·对建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制度的参考作用 | 第14-15页 |
·对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作用 | 第15-16页 |
·对提高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水平的促进作用 | 第16-18页 |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8-21页 |
·研究对象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本文的写作结构 | 第2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3-49页 |
·文献查阅方法及来源 | 第23页 |
·银行资本管理文献概述 | 第23-35页 |
·基本概念 | 第23-26页 |
·关于银行资本管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关于银行资本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30-35页 |
·国际银行资本管理机制综述 | 第35-43页 |
·《巴塞尔协议》的产生与特点 | 第35-39页 |
·欧盟的银行资本管理机制 | 第39-40页 |
·美国的银行资本管理机制 | 第40-42页 |
·日本的银行资本管理机制 | 第42页 |
·中国香港的银行资本管理机制 | 第42-43页 |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综述 | 第43-49页 |
·我国银行制度变迁 | 第43-45页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衡量标准的变迁 | 第45-46页 |
·对我国区域性银行的启示 | 第46-49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49-67页 |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的理论内涵 | 第49-50页 |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的概念界定 | 第49页 |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理论的发展 | 第49-50页 |
·商业银行资本功能及要素构成 | 第50-55页 |
·银行资本功能作用 | 第50-51页 |
·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 | 第51-52页 |
·《巴塞尔协议》相关规定 | 第52-55页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理论内涵 | 第55-60页 |
·资本充足程度的涵义及理论意义 | 第55-56页 |
·衡量银行资本适度量的方法 | 第56-60页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分析 | 第60-62页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意义 | 第60页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演变过程 | 第60-61页 |
·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实践 | 第61-62页 |
·商业银行资本供给机制的选择比较 | 第62-67页 |
·商业银行资本的需要量 | 第62-64页 |
·银行的资本计划 | 第64页 |
·银行资本的内部融资 | 第64-65页 |
·银行资本的外部融资 | 第65-67页 |
第4章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67-87页 |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67-75页 |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现状 | 第67-73页 |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解析 | 第73-75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75-80页 |
·1988年《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 第75-78页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 | 第78-80页 |
·核心问题归集 | 第80-87页 |
·资本筹措问题 | 第80-81页 |
·资本监管约束机制的不完善 | 第81页 |
·风险规避机制不完善 | 第81-82页 |
·产权结构问题 | 第82-84页 |
·同国际接轨问题 | 第84-87页 |
第5章 我国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探索 | 第87-121页 |
·解决资本管理机制问题的总体思路 | 第87页 |
·资本筹措机制 | 第87-103页 |
·核心资本筹措机制 | 第88-93页 |
·附属资本筹措机制 | 第93-97页 |
·内源性资本补充路径 | 第97-100页 |
·外源性资本补充路径 | 第100-103页 |
·资本监管约束机制 | 第103-107页 |
·体制监管—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加大注资 | 第104页 |
·内部监管—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 第104-105页 |
·外部监管—引入战略投资者 | 第105页 |
·监管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 第105-107页 |
·风险规避机制 | 第107-109页 |
·调整资产的风险结构 | 第107页 |
·降低不良贷款率 | 第107-108页 |
·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 | 第108-109页 |
·产权结构革新机制 | 第109-117页 |
·产权制度与资本金制度革新 | 第109-110页 |
·公司治理与资本金制度革新 | 第110-111页 |
·区域性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模式选择 | 第111-113页 |
·区域性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 第113-117页 |
·国际协同机制 | 第117-121页 |
·加强国际新理念的学习与理解 | 第117-118页 |
·加强资本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 | 第118页 |
·加强监管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 第118-119页 |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与国际接轨 | 第119-121页 |
第6章 区域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案例分析: 宁波银行 | 第121-129页 |
·案例对象选取 | 第121-122页 |
·宁波银行简况 | 第122-123页 |
·宁波银行资本管理机制创新实践 | 第123-129页 |
·机制创新前的状况 | 第124-125页 |
·产权结构革新与资本监管机制并重 | 第125-126页 |
·国际协同与资本筹措机制并举 | 第126-127页 |
·股份上市—规避风险的资本筹措 | 第127-129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1页 |
·主要结论 | 第129-130页 |
·研究展望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