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耦合不连续映象系统的集体动力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混沌研究的历史 | 第7-8页 |
·混沌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论文内容的安排 | 第9-11页 |
第2章 混沌 | 第11-19页 |
·混沌概念的演化 | 第11-12页 |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 第12-14页 |
·混沌运动的刻画 | 第14-17页 |
·映象轨道的描述:蜘蛛网图 | 第14-15页 |
·李雅普诺夫指数 | 第15-17页 |
·时空混沌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耦合映象格子 | 第19-25页 |
·耦合映象格子的建立及特点 | 第19-21页 |
·耦合映像格子的时空行为 | 第21页 |
·常用的耦合映象格子模型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4章 全局耦合映象的动力学研究 | 第25-49页 |
·分段线性不连续不可逆映象 | 第25-28页 |
·刻画系统集体动力学的特征量 | 第28-30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0-47页 |
·周期5与11带混沌吸引子共存区域 | 第30-33页 |
·周期5与周期6吸引子共存区域 | 第33-35页 |
·周期5与12带混沌吸引子共存区域 | 第35-39页 |
·"映孔危机"区域 | 第39-43页 |
·6带混沌吸引子区域 | 第43-45页 |
·2带混沌吸引子区域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