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毛白杨离体再生及细胞悬浮培养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 ·杨树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概述 | 第14页 |
| ·杨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毛白杨组织培养研究 | 第15-16页 |
| ·组织培养在杨树育种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 第16页 |
| ·体细胞胚胎发生和离体胚培养 | 第16-17页 |
| ·体细胞融合 | 第17页 |
| ·基因转移 | 第17页 |
| ·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 | 第17-18页 |
| ·离体快繁和脱毒培养 | 第18页 |
| ·杨树器官再生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对接种外植体的研究 | 第18-19页 |
| ·对再生培养基的研究 | 第19-21页 |
| ·植物细胞培养研究概况 | 第2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2 毛白杨无菌培养 | 第24-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供试材料 | 第24页 |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24页 |
| ·基本培养基 | 第24页 |
| ·培养条件 | 第24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24页 |
| ·主要仪器和工具 | 第24-25页 |
| ·无菌培养评价方法 | 第25页 |
|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 ·外植体消毒方法的选择 | 第25页 |
| ·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25-26页 |
|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26页 |
|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 ·不同基因型毛白杨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筛选 | 第26-28页 |
| ·不同浓度6-BA对毛白杨增殖培养的影响 | 第28页 |
| ·不同毛白杨基因型间茎段增殖能力的差异 | 第28-30页 |
| ·生长素对毛白杨生根的影响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3 毛白杨叶片离体再生培养 | 第31-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供试材料 | 第31页 |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31页 |
| ·基本培养基 | 第31页 |
| ·培养条件 | 第31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31页 |
| ·主要仪器和工具 | 第31页 |
| ·叶片再生培养评价方法 | 第31页 |
| ·试验设计 | 第31-33页 |
|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 ·6-BA和NAA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3-35页 |
| ·6-BA、NAA和ZT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5-36页 |
| ·TC121叶片再生培养基筛选 | 第36-38页 |
| ·TC333叶片再生培养基筛选 | 第38-40页 |
| ·小结 | 第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不同基因型毛白杨叶片再生培养基的差异 | 第40-41页 |
| ·不同基因型毛白杨再生能力的差异 | 第41页 |
| ·不同基因型毛白杨叶片再生不定芽生长状况的差异 | 第41-42页 |
| 4 毛白杨悬浮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 | 第42-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 ·供试材料 | 第42页 |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42页 |
| ·基本培养基 | 第42页 |
| ·培养条件 | 第42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42页 |
| ·主要仪器和工具 | 第42-43页 |
| ·毛白杨细胞培养评价方法 | 第43页 |
| ·试验设计 | 第43-44页 |
| ·毛白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筛选 | 第43页 |
| ·毛白杨悬浮细胞系的启动 | 第43页 |
| ·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悬浮系启动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毛白杨器官直接启动悬浮细胞系 | 第44页 |
| ·毛白杨悬浮细胞系的继代 | 第44页 |
| ·毛白杨悬浮细胞系的再生 | 第44页 |
| ·毛白杨悬浮系再生植株生根 | 第44页 |
|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44-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 ·毛白杨细胞悬浮培养 | 第46-51页 |
| ·不同毛白杨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第46-48页 |
| ·2,4-D浓度对悬浮细胞系启动的影响 | 第48页 |
| ·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悬浮系启动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通过器官悬浮培养获得悬浮细胞 | 第49-50页 |
| ·毛白杨悬浮细胞继代培养 | 第50-51页 |
| ·毛白杨悬浮细胞再生植株 | 第51-54页 |
| ·细胞悬浮培养法 | 第51-52页 |
| ·固体平板培养法 | 第52-53页 |
| ·液体浅层培养法 | 第53-54页 |
| ·悬浮细胞系再生不定芽生根培养 | 第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讨论 | 第55-57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第55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悬浮细胞系的影响 | 第55页 |
| ·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悬浮细胞系建立的影响 | 第55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悬浮细胞再生的影响 | 第55-57页 |
| 5 结论 | 第57-58页 |
| 6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图版1 | 第66-67页 |
| 图版2 | 第67-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