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研究

内容提要第1-7页
目录第7-9页
导论 从事实此岸走向真实彼岸的桥梁第9-11页
第一章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概述第11-20页
 一、事实问题不能解决——证明责任产生的逻辑基础第11-13页
 二、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产生、概念和性质第13-17页
  (一)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产生第13-14页
  (二)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概念和内涵第14-16页
  (三)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性质第16-17页
 三、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第17-18页
 四、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之间的关系第18-20页
第二章 行政诉讼模式与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第20-30页
 一、当事人主义下的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第20-22页
  (一) 行政诉讼当事人主义概述第20-21页
  (二) 当事人主义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第一层关系第21页
  (三) 当事人主义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第二层关系第21-22页
 二、职权调查主义下的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第22-24页
  (一) 行政诉讼职权调查主义概述第22-23页
  (二) 行政诉讼职权调查主义下的证明责任第23-24页
 三、我国的行政诉讼模式与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第24-30页
  (一) 我国行政诉讼模式概述第24-25页
  (二) 行政诉讼之职权调查主义模式的意义第25-27页
  (三) 我国行政诉讼职权调查主义模式的建构第27-28页
  (四) 我国行政诉讼职权调查主义下的证明责任第28-30页
第三章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第30-38页
 一、事实分类说第30-31页
 二、法律要件分类说第31-32页
 三、(不适用)规范说第32-35页
 四、规范说作为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之理论基础的分析第35-38页
第四章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之实用第38-44页
 一、行政诉讼的类型化与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第38-40页
  (一) 撤消之诉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第39页
  (二) 义务之诉的证明责任分配第39-40页
  (三) 给付之诉中证明责任的分配第40页
  (四) 确认之诉中证明责任的分配第40页
 二、行政行为的类型化与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第40-44页
  (一) 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司法审查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第41-42页
  (二) 单方行为与双方行为司法审查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第42-43页
  (三) 作为与不作为之行政行为司法审查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第43-44页
结论——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问题之再思考第44-48页
 一、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之重构第44-45页
 二、我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学说与实践之反思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震构造最大潜在地震的综合判定
下一篇:从“对立对抗”到“竞争合作”--两制关系的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