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规制的原因 | 第8-22页 |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涵 | 第8-13页 |
(一) 英美法系的观点 | 第8-9页 |
(二) 大陆法系的观点 | 第9-10页 |
(三) 我国学者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观点 | 第10-11页 |
(四) 对上述观点的评述及个人理解 | 第11-13页 |
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规制的原因 | 第13-22页 |
(一) 行政自由裁量普遍存在已是不争事实 | 第13-16页 |
(二) 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错位现象决定必须对其进行规制 | 第16-22页 |
第二部分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必须多元规制 | 第22-28页 |
一、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需要多方配合 | 第22-26页 |
(一)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需要多方配合的原因 | 第22-23页 |
(二) 非正式制度的监督的利弊分析 | 第23-24页 |
(三) 正式制度的监督的利弊分析 | 第24-26页 |
(四) 三方监督的内在联系与相互配合的效用 | 第26页 |
二、行政激励制度是与监督制度并存的有效规制手段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多元规制的具体制度完善 | 第28-44页 |
一、正式制度的监督 | 第28-40页 |
(一) 第一方监督——行政机构的自我监督 | 第28-30页 |
(二) 第二方监督——完善行政立法,促进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程序化 | 第30-36页 |
(三) 第三方监督——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 | 第36-40页 |
二、行政激励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40-44页 |
(一) 激励理论的背景 | 第40-41页 |
(二) 行政激励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