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页 |
二、个案选择缘由 | 第8-9页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的主要种类及特征概述 | 第13-29页 |
第一节 土家族戏剧的萌芽——毛古斯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 | 第16-29页 |
一、傩戏 | 第16-21页 |
二、柳子戏 | 第21-23页 |
三、灯戏 | 第23-26页 |
四、堂戏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之间的亲缘关系 | 第29-34页 |
第一节 在音乐上的亲缘关系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在演出上的相似关系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在剧目上的交错关系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的美学分析 | 第34-44页 |
第一节 思想内容 | 第34-38页 |
一、描绘平凡而有趣的日常生活 | 第34-36页 |
二、反抗封建礼教,歌颂自由爱情 | 第36-37页 |
三、反映阶级对抗,鞭挞统治者、剥削者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艺术形式 | 第38-44页 |
一、擅长用多种喜剧形式表现社会生活 | 第38-40页 |
二、常从生活的横剖面入戏,反映整个社会现象 | 第40-41页 |
三、人物性格具有典型性,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 第41-42页 |
四、乡音土语,纯朴亲切,出神入化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发展及传承的原因 | 第44-54页 |
第一节 政治因素 | 第44-46页 |
第二节 经济因素 | 第46-48页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第48-54页 |
一、戏曲艺术发展的大环境 | 第48-49页 |
二、民间艺术及风俗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三、民间艺人与职业班社的作用 | 第50-51页 |
四、宗教的影响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