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机理分析 | 第12-20页 |
|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类型分类 | 第12-15页 |
| ·裂缝 | 第12-14页 |
| ·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损坏 | 第14-15页 |
|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评价与处理措施 | 第15-20页 |
| ·路面损坏状况评定 | 第15-19页 |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应对措施 | 第19-20页 |
| 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除方法 | 第20-23页 |
| ·人工破除法 | 第20页 |
| ·人工配合机械破除 | 第20-22页 |
| ·机械破除 | 第22-23页 |
| 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集料 | 第23-36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再生集料的类型 | 第23页 |
| ·再生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23-32页 |
| ·再生集料的物理性质 | 第23-28页 |
| ·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质 | 第28-32页 |
| ·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生产方法 | 第32-34页 |
| ·岩石的破碎和岩石破碎机械的选择 | 第32-34页 |
| ·旧混凝土破碎机械的选择 | 第34页 |
| ·再生集料的选用标准 | 第34-36页 |
| 5 再生集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第36-58页 |
| ·再生集料配制的稳定粒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第36-44页 |
| ·再生集料配制的稳定粒料的强度 | 第36-41页 |
| ·再生集料配制的稳定粒料的承载能力 | 第41-43页 |
| ·再生集料配制的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有关性质总结 | 第43-44页 |
| ·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第44-49页 |
| ·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试验介绍 | 第44页 |
| ·第一种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第44-47页 |
| ·第二种、第三种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第47-49页 |
| ·再生集料配制水泥混凝土的结论和建议 | 第49页 |
| ·再生集料配制的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第49-58页 |
|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 | 第49-52页 |
| ·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密度测定 | 第52-54页 |
|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第54-57页 |
| ·再生集料配制的沥青混凝土有关性质总结 | 第57-58页 |
| 6 再生集料混凝土的施工 | 第58-69页 |
| ·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主要设备等) | 第58-65页 |
| ·小型机具施工 | 第58-62页 |
| ·轨模式摊铺机施工 | 第62-65页 |
| ·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的施工 | 第65-69页 |
| ·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 | 第65页 |
|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 | 第65-66页 |
| ·热拌再生集料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压实 | 第66-68页 |
| ·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 | 第68-69页 |
| 7 再生集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第69-73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试验地点的选择 | 第69-70页 |
| ·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 第70页 |
| ·试验板修筑 | 第70-73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 ·主要结论 | 第73页 |
| ·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