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种子活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9-11页 |
·种子活力的遗传性 | 第9-10页 |
·外界环境条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10-11页 |
·种子老化和劣变 | 第11-14页 |
·膜透性的变化 | 第11-12页 |
·脂质的自动氧化 | 第12-13页 |
·贮藏物质的变化 | 第13页 |
·酶活性的变化 | 第13-14页 |
·呼吸作用的变化 | 第14页 |
·种子活力的控制 | 第14-15页 |
·化学方法处理及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15-18页 |
·渗调剂处理及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15-17页 |
·无机盐处理 | 第17-18页 |
·激素处理 | 第18页 |
·RAPD分子标记的技术原理及特点 | 第18-22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2-24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材料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9页 |
·人工老化处理 | 第24页 |
·活力测定 | 第24页 |
·提高甘蓝种子活力的方法 | 第24-25页 |
·选取活力提高趋势点 | 第25-26页 |
·提高甘蓝种子活力的机理研究 | 第26-29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54页 |
·人工老化对甘蓝种子活力、发芽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人工老化过程中甘蓝种子活力的分级和筛选 | 第30-31页 |
·甘蓝种子活力的提高 | 第31-37页 |
·聚乙二醇(PEG)处理对种子活力提高的效应分析 | 第31-33页 |
·赤霉素(GA_3)对种子活力提高的效应分析 | 第33-35页 |
·KH_2PO_4对种子活力提高的效应分析 | 第35-37页 |
·不同药剂处理种子的效应比较及优选 | 第37-38页 |
·不同药剂处理种子的效应比较 | 第37-38页 |
·选取经PEG组合处理后种子活力提高趋势点 | 第38页 |
·甘蓝种子活力提高的机理研究 | 第38-47页 |
·种子提高活力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 | 第38-40页 |
·种子活力提高过程中MDA含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种子活力提高过程中贮藏物质代谢的变化 | 第41-44页 |
·种子活力提高后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的变化 | 第44-47页 |
·生理生化水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47-50页 |
·总方差分解 | 第48-49页 |
·主成分的解释和作图 | 第49-50页 |
·甘蓝老化种子及其 PEG渗调修复的 RAPD分析 | 第50-54页 |
·甘蓝老化种子及其 PEG渗调修复的总基因组 DNA的提取 | 第50-51页 |
·甘蓝老化种子及其 PEG渗调修复的RAPD研究 | 第51-54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4-60页 |
·活力指数与活力变动的机制 | 第54页 |
·种子活力与相对电导率 | 第54-55页 |
·种子活力与膜脂过氧化 | 第55页 |
·种子活力与储藏物质的代谢 | 第55-5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56页 |
·种子活力变化过程中的RAPD分析 | 第56-60页 |
·老化种子中基因组DNA的提取对 RAPD的影响 | 第56-57页 |
·RAPD扩增的反应体系的影响 | 第57页 |
·PEG渗调引发对修复劣变种子中损伤 DNA的作用 | 第57-58页 |
·RAPD技术研究种子老化过程中DNA状况的可行性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缩略词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