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藏书研究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第二节 区域藏书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第三节 福建私家藏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相关内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明代福建私家藏书概况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明代福建私家藏书现象 | 第17-19页 |
1 藏书人数多 | 第17-18页 |
2 藏书规模大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明代福建藏书兴盛的背景与原因 | 第19-25页 |
1 政治原因 | 第19页 |
2 社会经济 | 第19-20页 |
3 文化因素 | 第20-22页 |
4 科技条件 | 第22页 |
5 藏书主体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明代福建藏书家 | 第25-73页 |
第一节 洪武至嘉靖(1368-1572)藏书家 | 第25-33页 |
1 主要藏书家 | 第25-27页 |
2 其它藏书家 | 第27-33页 |
第二节 万历至崇祯时期(1573-1644)藏书家 | 第33-73页 |
1 主要藏书家 | 第33-61页 |
2 其它藏书家 | 第61-73页 |
第四章 明代福建私家藏书基本特点及其贡献 | 第73-85页 |
第一节 明代福建私家藏书特色 | 第73-82页 |
1 区域间不平衡性 | 第73页 |
2 楼号印文的内蕴 | 第73-74页 |
3 藏书家的多元化 | 第74-75页 |
4 因用而藏的观念 | 第75-77页 |
5 藏书的多功能性 | 第77-79页 |
6 藏书种类多样化 | 第79-81页 |
7 藏书去向多散佚 | 第81页 |
8 藏书来源互动性 | 第81-82页 |
第二节 藏书文化的贡献 | 第82-85页 |
1 保存古籍,传播文化 | 第82-83页 |
2 藏书实践 理论总结 | 第83-84页 |
3 嘉惠后林,文化底蕴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