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论文选题 | 第15-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16-17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17页 |
·入侵检测综述 | 第17-25页 |
·入侵检测产生和发展 | 第17-19页 |
·入侵检测体系结构 | 第19-20页 |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 第20-23页 |
·入侵检测常用方法 | 第23-25页 |
·论文内容与创新 | 第25-27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2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智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总体分析设计 | 第27-36页 |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7-28页 |
·设计目标与思想 | 第27页 |
·总体设计 | 第27-28页 |
·开源入侵检测系统Snort 分析 | 第28-31页 |
·Snort 的特点及工作模式 | 第28-29页 |
·Snort 架构和流程分析 | 第29-30页 |
·Snort 规则分析 | 第30页 |
·Snort 核心检测分析引擎工作流程 | 第30-31页 |
·数据嗅探模块 | 第31-34页 |
·改进的协议分析预处理模块 | 第34页 |
·改进的模式匹配检测引擎 | 第34页 |
·改进的人工免疫检测引擎 | 第34-35页 |
·响应输出模块及外围模块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改进的协议分析预处理模块研究与设计 | 第36-54页 |
·模块结构与流程 | 第36页 |
·TCP/IP 协议族 | 第36-39页 |
·概述 | 第36-37页 |
·网络层 | 第37-38页 |
·传输层 | 第38-39页 |
·应用层 | 第39页 |
·TCP/IP 协议族的安全漏洞及相应攻击分析 | 第39-40页 |
·改进的协议分析算法模块详细设计 | 第40-53页 |
·基本解码函数及数据结构 | 第41-44页 |
·改进的IP 分片重组算法 | 第44-46页 |
·改进的TCP 流还原算法 | 第46-49页 |
·改进的应用层协议分析 | 第49-50页 |
·基于混沌遗传决策树改进协议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改进的模式匹配检测引擎研究与设计 | 第54-67页 |
·引擎结构与流程 | 第54页 |
·入侵检测中模式匹配算法研究 | 第54-60页 |
·前缀型单模式匹配算法KMP | 第54-55页 |
·后缀型单模式匹配算法BM,BMH 及其改进 | 第55-57页 |
·前缀型多模式匹配算法AC 及其改进 | 第57-58页 |
·后缀型多模式匹配算法AC_BM,WM | 第58-59页 |
·子串匹配算法 | 第59-60页 |
·模式匹配算法近年来进展 | 第60页 |
·智能化综合匹配算法模块详细设计 | 第60-66页 |
·模式匹配算法的智能化与动态化综合 | 第60-63页 |
·改进的单模式匹配子算法 | 第63-64页 |
·改进的多模式匹配子算法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改进的人工免疫检测引擎研究与设计 | 第67-95页 |
·引擎结构与流程 | 第67-68页 |
·免疫系统与入侵检测 | 第68-73页 |
·免疫细胞与免疫应答基本机制 | 第68-70页 |
·特异识别机制与受体多样性 | 第70-71页 |
·免疫记忆与自体耐受 | 第71-72页 |
·人工免疫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 第72-73页 |
·基于模糊逻辑改进的形态空间免疫识别机制 | 第73-80页 |
·形态空间中的抗原识别机制 | 第73-74页 |
·模糊数学 | 第74-77页 |
·基于模糊逻辑改进的抗原抗体编码及其亲和力计算 | 第77-80页 |
·改进的动态模糊免疫小生境遗传算法模块详细设计 | 第80-94页 |
·免疫选择算法 | 第81-83页 |
·动态模糊免疫启发式自适应变参数确定性拥挤小生境遗传算法详细设计 | 第8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实验评估及结果分析 | 第95-107页 |
·实验环境 | 第95-96页 |
·改进的协议分析预处理模块实验评估与分析 | 第96-97页 |
·改进的模式匹配检测引擎实验评估与分析 | 第97-101页 |
·改进的人工免疫检测引擎实验评估与分析 | 第101-103页 |
·总体评估分析 | 第103-10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10页 |
·本文主要工作成果总结 | 第107页 |
·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创新归纳 | 第107-108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展望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