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废渣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制备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插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国内外冶金废渣的利用现状 | 第12-16页 |
·冶金废渣的特点及其利用 | 第12-14页 |
·含铁矿渣制作微晶玻璃 | 第12-13页 |
·含铁渣直接还原出铁 | 第13-14页 |
·制备用做颜料的氧化铁黄和氧化铁红 | 第14页 |
·粉煤灰的特点及其利用 | 第14-15页 |
·粉煤灰的利用现状 | 第15-16页 |
·粉煤灰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15页 |
·粉煤灰在建材领域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粉煤灰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第16页 |
·微晶玻璃的发展以及现状 | 第16-20页 |
·矿渣微晶玻璃的研究历史 | 第16-17页 |
·矿渣微晶玻璃的组成及研究体系 | 第17-20页 |
·矿渣微晶玻璃的结构组成及性能 | 第17页 |
·矿渣微晶玻璃的研究体系 | 第17-20页 |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 第20-22页 |
·熔融法 | 第20页 |
·烧结法 | 第20-21页 |
·碎粒压延法 | 第21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1-22页 |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 第24-36页 |
·原料组成及配方设计 | 第24-31页 |
·原料组成 | 第24-26页 |
·镍渣的性质 | 第24-25页 |
·粉煤灰 | 第25页 |
·其他原料及成份 | 第25-26页 |
·基础玻璃成分设计 | 第26-29页 |
·玻璃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和来源 | 第27-28页 |
·晶核剂的选择使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案 | 第29-31页 |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 第31-33页 |
·微晶玻璃的工艺流程 | 第31页 |
·熔制成型工艺 | 第31-32页 |
·微晶化热处理制度的初步确定 | 第32-33页 |
·微晶玻璃微观组织结构分析以及性能测试 | 第33-36页 |
·热分析(DSC) | 第33页 |
·显微形貌分析 | 第33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页 |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 第33页 |
·抗折实验 | 第33-34页 |
·吸水率的测定 | 第34页 |
·耐腐蚀实验 | 第34页 |
·密度实验 | 第34-36页 |
第3章 镍渣中铁的还原以及结果分析 | 第36-47页 |
·镍渣中铁的还原 | 第36-38页 |
·镍渣中铁的存在形式 | 第36-37页 |
·还原方法以及还原剂的确定 | 第37-38页 |
·镍渣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基础 | 第38-41页 |
·氧化物还原热力学条件 | 第39-40页 |
·热力学计算 | 第40-41页 |
·铁的还原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还原铁的成分与组织分析 | 第42-45页 |
·玻璃熔制过程中铁的还原效果分析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碱金属氧化物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 第47-63页 |
·碱含量对微晶玻璃析晶性能及物相组成的影响 | 第47-51页 |
·碱含量对 DSC、XRD结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不同碱金属氧化物对 DSC、XRD结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碱金属氧化物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 第51-58页 |
·碱含量对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碱含量对微晶玻璃密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碱含量对微晶玻璃化学性能影响 | 第55-58页 |
·吸水率 | 第55-56页 |
·耐酸碱腐蚀性能 | 第56-58页 |
·碱金属氧化物与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关系 | 第58-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废渣微晶玻璃复合管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63-70页 |
·微晶玻璃复合管材离心成型方案 | 第63-64页 |
·离心铸管的外套的确定以及配方选择 | 第64-65页 |
·离心工艺的研究 | 第65-69页 |
·玻璃衬管厚度及配料量的确定 | 第65页 |
·离心浇铸成型过程的分析 | 第65-66页 |
·复合管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及裂纹分析 | 第66-67页 |
·玻璃管厚度对管材质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内表面出现的螺旋线原因分析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