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制度论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节 无效合同制度概述 | 第10-14页 |
一、无效合同及相关概念 | 第10页 |
二、无效合同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历史发展 | 第10-14页 |
第二节 无效合同的法定情形 | 第14-27页 |
一、国外立法例、判例及学说 | 第14-15页 |
二、我国立法关于无效合同的法定情形 | 第15-16页 |
三、我国立法关于无效合同法定情形之评析 | 第16-23页 |
四、确认合同效力应坚持的原则 | 第23-27页 |
第三节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 第27-41页 |
一、境外立法例、判例及学说 | 第27-29页 |
二、无效合同的首要法律后果 | 第29-31页 |
三、无效合同的其他法律后果 | 第31-41页 |
第四节 无效合同的效力补正与转换 | 第41-45页 |
一、无效合同的效力补正 | 第41-43页 |
二、无效合同的转换 | 第43-45页 |
第五节 无效合同的诉讼主体 | 第45-50页 |
一、关于无效合同诉讼主体的观点、学说及其评析 | 第45-46页 |
二、合同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诉讼主体地位 | 第46页 |
三、其他主体的诉讼主体地位 | 第46-48页 |
四、合同当事人主张无效权利的限制 | 第48-50页 |
第六节 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 | 第50-55页 |
一、无效合同的确认与诉讼时效 | 第50-52页 |
二、无效合同法律后果适用诉讼时效的起算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