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燃煤发电环境影响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燃煤发电环境影响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思路 | 第17-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34页 |
·环境管理学理论 | 第22-25页 |
·环境管理学的概念与特点 | 第22-23页 |
·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23-24页 |
·环境管理方法研究 | 第24页 |
·企业环境管理 | 第24-25页 |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第25-29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 第25-26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产生和发展 | 第26-27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 | 第27-28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 | 第28-29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 第29页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不足及展望 | 第29页 |
·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理论 | 第29-33页 |
·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理论的概念与分类 | 第29-30页 |
·产品生命周期内部环境成本的划分 | 第30-31页 |
·产品生命周期外部环境成本的划分 | 第31页 |
·外部环境成本评估的一般方法 | 第31页 |
·产品生命周期外部环境成本的评估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燃煤发电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4-64页 |
·燃煤发电生命周期评价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 第35-37页 |
·研究目的的确定 | 第35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35-37页 |
·燃煤发电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第37-42页 |
·数据收集 | 第38-42页 |
·数据计算 | 第42页 |
·清单分析结果 | 第42页 |
·燃煤发电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第42-58页 |
·分类 | 第43-46页 |
·特征化 | 第46-54页 |
·量化 | 第54-58页 |
·燃煤发电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成本与外部环境成本核算 | 第58-62页 |
·燃煤发电的生命周期成本划分 | 第58-59页 |
·燃煤发电的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第59页 |
·燃煤发电的生命周期外部环境成本核算 | 第59-62页 |
·燃煤发电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4 应用案例 | 第64-110页 |
·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概述 | 第64-66页 |
·煤炭开采企业的生产基本情况 | 第64-65页 |
·煤炭运输的基本情况 | 第65页 |
·发电厂的生产基本情况 | 第65-66页 |
·燃煤发电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实例应用 | 第66-101页 |
·研究的目的与范围 | 第66-68页 |
·清单分析 | 第68-76页 |
·影响评价 | 第76-83页 |
·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成本与外部环境成本核算 | 第83-86页 |
·燃煤发电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第86-101页 |
·改善措施 | 第101-106页 |
·XD矿煤炭开采阶段改善措施 | 第102-104页 |
·煤炭运输阶段改善措施 | 第104页 |
·HH电厂燃煤发电阶段改善措施 | 第104-106页 |
·改善效果分析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4页 |
·结论 | 第110-111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1页 |
·展望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附录 | 第118-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