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农民养老保险法律问题调研报告--以长治市农村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4页
一、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4-18页
 (一) 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内涵第14-15页
  1. 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界定第14页
  2. 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含义第14-15页
 (二)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第15-18页
  1. 自我保障阶段第15-16页
  2.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阶段第16-18页
二、长治市农民养老保险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第18-26页
 (一) 长治市农民养老保险调查数据综述第18页
 (二) 长治市农民养老保险调查数据统计特征第18-20页
  1.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了解程度低第18-19页
  2. 整体上参保意愿强、参保率高第19页
  3. 参保层次低第19-20页
  4. 对养老金管理存在顾虑第20页
  5. 矿区与非矿区存在区别第20页
 (三) 长治市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不足之处第20-22页
  1. 宣传方式与力度上稍显不足第20-21页
  2. 缴费标准设置的多层次性易造成“保富不保贫”第21-22页
  3. 管理监督需要进一步完善第22页
 (四) 长治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论第22-26页
  1. 农民的养老保险法律意识不强第23页
  2. 法律制度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23-26页
三、完善农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对策第26-32页
 (一) 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法律意识第26页
 (二)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体系第26-27页
 (三) 通过法律法规确定政府责任,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第27-29页
  1.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明确规定政府责任的原因第27-28页
  2. 确定政府出资的法律性质第28页
  3. 加大养老保险财政投入的具体办法第28-29页
 (四) 提高个人最低缴费等级,并且逐步推行缴费强制执行第29页
 (五)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管理体制第29-32页
  1. 明确监督主体与被监督主体第29-30页
  2.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第30页
  3. 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级别第30-32页
结论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36-38页
致谢第38-40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40-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行政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建设
下一篇: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制度的实证研究--以山西省煤炭行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