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导论第7-8页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演进及主要观点第8-19页
 (一) 最初的探索第9-13页
  1. 《博士论文》中对人的本质思想的初步研究第9页
  2.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人的本质的探讨第9-11页
  3.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表现第11-12页
  4. 《神圣家族》——对人的本质思想的进一步发挥第12-13页
 (二)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索第13-16页
  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初步界定第13-15页
  2.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系统阐述第15-16页
 (三)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观的补充和深化第16-18页
  1.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发挥第16-17页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具体化第17-18页
 (四)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的基础第18-19页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第19-29页
 (一) 人性与人的本质第19-22页
  1. “本质”的原初涵义第19-20页
  2. 人性的内涵第20-21页
  3. 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区分第21-22页
 (二)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内涵第22-29页
  1. 存在与本质第22-24页
  2.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内涵第24-27页
  3.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的特点第27-28页
  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所规定的方法论意义第28-29页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第29-42页
 (一) 道德教育的可行性理论根源于人的本质理论第31-36页
  1. 实施道德教育,必须以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第31-32页
  2. 人的社会性是实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据第32-33页
  3.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具有主体性的个人第33-35页
  4.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根源于人的本质第35-36页
 (二) 如何实施道德教育第36-42页
  1. 尊重人的主体性,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起点第36页
  2. 要联系当前社会的具体特点来进行道德教育第36-38页
  3.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唯一途径第38-39页
  4. 在道德教育中要针对个人道德与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0kV中压输电线通信信道特性分析与信道建模研究
下一篇:哈尔滨市热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