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铸造原材料及配制论文

磷酸盐无机铸造粘结剂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引言-绿色铸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13-15页
   ·铸造粘结剂分类及特点第15-18页
     ·粘土砂第15-16页
     ·硅酸盐第16-17页
     ·有机粘结剂第17-18页
   ·国内外绿色铸造粘结剂现状第18-19页
   ·磷酸盐粘结剂特点及现状第19-23页
   ·磷酸盐无机粘结剂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4页
   ·项目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4-26页
第2章 磷酸盐无机粘结剂理化性能第26-48页
   ·磷酸盐粘结剂的合成原理及中和度概念第26-27页
     ·合成原理第26页
     ·中和度概念及粘结剂的稳定性第26-27页
   ·影响粘结剂稳定性及其它理化性能的因素第27-34页
     ·粘结剂合成方法及合成装置第28页
     ·磷酸盐粘结剂的稳定性与粘结剂中和度及密度的关系第28-29页
     ·改性剂B对粘结剂理化性能的影响第29-31页
     ·改性剂M对粘结剂理化性能的影响第31-33页
     ·改性剂B、M的共同作用与粘结剂稳定性的关系第33-34页
   ·磷酸盐粘结剂的胶凝固化产物特点分析第34-42页
     ·Al_2O_3-P_2O_5-H_2O系统加热脱水固化产物特性第34-37页
     ·Al_2O_3-P_2O_5-H_2O系统化学反应固化产物分析第37-39页
     ·热固化产物和化学硬化产物的差热分析第39-42页
   ·磷酸盐无机粘结剂粘结机理分析第42-47页
     ·磷酸盐加热脱水固化第42-45页
     ·粘结剂化学硬化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磷酸盐无机粘结剂自硬砂研究第48-82页
   ·引言第48页
   ·试验条件第48-50页
     ·试验用原材料第48-49页
     ·实验用仪器设备及试验方法第49-50页
   ·自硬砂常温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第50-60页
     ·以自硬砂硬化强度为指标的粘结剂组成的正交优化设计第50-55页
     ·高湿度下磷酸盐自硬砂抗吸湿性研究第55-59页
     ·自硬砂在不同空气湿度下硬化时的性能第59-60页
   ·自硬砂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60-70页
     ·反应模型及反应速率推导第60-62页
     ·自硬砂实际反应速率分析第62-63页
     ·固化剂对硬化反应速度和型砂性能的影响第63-67页
     ·改性粘结剂对型砂固化反应速度的影响第67-70页
   ·砂型溃散性和旧砂再生性第70-71页
     ·砂型溃散性测试第70-71页
     ·自硬砂旧砂的再生第71页
   ·自硬砂破坏机制分析第71-75页
     ·砂粒之间的粘结及固化粘结膜的破坏形式第71-72页
     ·粘结膜及其损伤形貌观察第72-75页
   ·自硬砂吸湿机理分析第75-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4章 磷酸盐无机粘结剂热硬砂研究第82-101页
   ·引言第82-83页
   ·实验用材料及实验方法第83页
   ·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第83-100页
     ·热硬砂用粘结剂中和度的选择第83-84页
     ·改性剂B对磷酸盐粘结剂热硬砂性能的影响第84-86页
     ·改性剂M对磷酸盐粘结剂热硬砂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改性剂B、M的共同作用对粘结剂热硬砂性能的影响第87-89页
     ·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对型砂性能的影响第89-95页
     ·粘结剂比重及原砂水分对砂型强度的影响第95-97页
     ·热硬砂的可使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97-99页
     ·热硬砂损伤断面分析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纳米材料强化磷酸盐粘结剂初探第101-105页
   ·前言第101页
   ·实验用材料的制备及材料指标第101-102页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102-105页
     ·碳纳米管加入量对型砂性能的影响第102-103页
     ·型砂的抗吸湿性第103-104页
     ·型砂的残留强度第104页
     ·无机粘结剂的存放稳定性第104页
     ·结论第104-105页
第6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第105-10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05-107页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07页
   ·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附录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压电力线噪声发生器的研究
下一篇:经皮电神经刺激针灸穴位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及增强迷走神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