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0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 | 第16-21页 |
一、经济全球化的缘起 | 第16-17页 |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 第17-18页 |
(一) 生产国际化 | 第17页 |
(二) 贸易自由化 | 第17-18页 |
(三) 金融国际化 | 第18页 |
(四) 市场全球化 | 第18页 |
(五) 信息技术全球化 | 第18页 |
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 第18-21页 |
(一)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19页 |
(二)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其实质 | 第21-28页 |
一、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一)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 | 第21页 |
(二) 资本市场全球化急需会计准则国际化 | 第21-22页 |
(三) 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会计准则国际化 | 第22页 |
(四) 全球企业并购活动进一步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 | 第22页 |
(五) 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积极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 | 第22-23页 |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 | 第23-26页 |
(一) 会计准则的性质 | 第23-24页 |
(二) 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实质——各国利益之争 | 第24-25页 |
(三) 会计准则国际化中的利益之争——以美国为例 | 第25-26页 |
三、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不可能实现全球统一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程和路径选择 | 第28-36页 |
一、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程 | 第28-31页 |
(一) 局部借鉴国际惯例阶段(1979 年至1992 年) | 第28页 |
(二) 较为广泛地借鉴国际惯例的阶段(1992 年至 1997 年) | 第28-29页 |
(三) 全面借鉴国际惯例的阶段(1997 年至 2005 年) | 第29-30页 |
(四) 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的阶段(2006 年至今) | 第30-31页 |
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31-36页 |
(一) 坚持服务本国经济发展的原则 | 第31-32页 |
(二) 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 | 第32页 |
(三) 加强亚洲区域的会计协调 | 第32-33页 |
(四) 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和程序 | 第33-34页 |
(五) 完善会计准则的配套机制 | 第34页 |
(六) 加强会计理论研究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