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动态等值中同调机群聚类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电力系统动态等值的发展和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动态等值的发展综述 | 第11-12页 |
| ·电力系统动态等值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电力系统同调等值方法的研究 | 第18-33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同调机群的判别 | 第18-21页 |
| ·基于时域仿真的同调判别方法 | 第18-21页 |
| ·基于振荡模式的同调判别方法 | 第21页 |
| ·同调发电机母线的化简 | 第21-23页 |
| ·网络化简 | 第23-25页 |
| ·REI法 | 第23页 |
| ·CSR法 | 第23-25页 |
| ·同调发电机的动态聚合 | 第25-32页 |
| ·频域法的聚合方法 | 第25-28页 |
| ·基于加权法的聚合方法 | 第28-32页 |
| ·本章小节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相对关联模型和聚类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33-45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相对关联模型 | 第33-37页 |
| ·电力系统的关联模型 | 第37-41页 |
| ·电力系统第一关联增益阵的求取 | 第37-39页 |
| ·相对关联增益阵计算算例 | 第39-41页 |
| ·系统聚类法 | 第41-44页 |
| ·最短(长)距离法 | 第41页 |
| ·重心法 | 第41-42页 |
| ·类平均法 | 第42-43页 |
| ·离差平方和法 | 第43-44页 |
|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基于机电距离的聚类方法在同调等值中的应用 | 第45-61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机电距离的定义 | 第45-46页 |
| ·机电距离的计算方法 | 第46-48页 |
| ·算例分析1 | 第48-54页 |
| ·New England 39-bus系统接线图 | 第48页 |
| ·新英格兰系统机电距离计算与聚类 | 第48-51页 |
| ·等值结果 | 第51-54页 |
| ·算例分析2 | 第54-60页 |
| ·某实际系统接线图 | 第54-56页 |
| ·某实际系统机电距离计算与聚类 | 第56-57页 |
| ·等值结果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64页 |
| 39节点算例发电机主要参数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