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合理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现阶段苏锡常产业结构趋同合理的理论分析 | 第24-39页 |
·产业经济学基础理论分析 | 第24-32页 |
·关于产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24-26页 |
·产业布局理论 | 第26-32页 |
·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分析 | 第32-36页 |
·产业结构配置理论 | 第32-33页 |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第33-3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6-39页 |
第三章 苏锡常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39-43页 |
·苏锡常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 第39-40页 |
·苏锡常制造业结构现状 | 第40-41页 |
·苏锡常产业结构现状总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苏锡常产业结构状况的判断 | 第43-56页 |
·产业结构判断的原则 | 第43-45页 |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判断原则 | 第43-44页 |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原则 | 第44-45页 |
·判断苏锡常产业结构的指标 | 第45-47页 |
·霍夫曼比例 | 第45页 |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 第45-46页 |
·产业集中度指标 | 第46-47页 |
·苏锡常产业结构判断的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霍夫曼比例的计算 | 第48页 |
·相似系数的分析 | 第48-52页 |
·区位商分析 | 第52-54页 |
·结论—苏锡常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质:产业集聚 | 第54-56页 |
第五章 苏锡常产业集聚的优势分析 | 第56-68页 |
·苏锡常产业集聚优势分析 | 第56-65页 |
·苏锡常产业集聚的品牌效应 | 第57-58页 |
·苏锡常产业集聚的网络效益 | 第58-59页 |
·苏锡常制造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59-62页 |
·苏锡常产业集聚的低成本效应 | 第62-63页 |
·苏锡常产业集聚的竞争效应 | 第63-65页 |
·苏锡常产业集聚政策建议 | 第65-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3页 |
·主要结论 | 第68-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