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物理学论文

罗田县林业扶贫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山区贫困问题与林业扶贫概述第13-17页
     ·山区贫困问题第13页
     ·山区脱贫致富的出路第13-14页
     ·林业扶贫概述第14-17页
   ·罗田县林业扶贫概述第17页
   ·信息技术在林业扶贫中的应用第17-19页
     ·信息技术应用于林业扶贫中的现状第17页
     ·GIS 技术在林业扶贫中的应用第17-19页
     ·GIS 技术应用于林业扶贫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第19页
   ·林业扶贫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框架与内容第19-21页
   ·技术实施路线第21-2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罗田县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及技术背景第24-34页
   ·GIS 应用模式与开发方式第24-26页
     ·GIS 应用模式第24-25页
     ·罗田县林业扶贫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位第25页
     ·GIS 开发方式第25-26页
     ·开发方式比较第26页
   ·组件技术与组件式 GIS第26-29页
     ·组件及组件技术第26-27页
     ·组件式 GIS第27-29页
   ·常见 GIS 组件产品第29页
   ·系统开发的技术背景第29-34页
     ·可视化编程环境 VISUAL C#.NET第29-30页
     ·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第30-32页
     ·统一建模语言 UML第32-33页
     ·系统开发组件 ARCGIS ENGINE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 ARCENGINE9.0 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第34-49页
   ·ARCENGINE 简介第34页
   ·ARCENGINE 的特点第34页
   ·ARCENGINE 的功能第34-35页
   ·ARCENGINE 组件库的体系结构第35-37页
   ·GEODATABASE 地理数据模型第37-43页
     ·GEODATABASE 概念第37页
     ·三代地理数据模型及其比较第37-38页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的优点第38-39页
     ·GEODATABASE 的地理数据表示方式第39页
     ·GEODATABASE 的内部结构第39-41页
     ·个人型 GEODATABASE 和多用户型 GEODATABASE第41-42页
     ·存取 GEODATABASE 的方式第42-43页
   ·空间数据库引用擎 SDE第43-47页
     ·空间数据库引擎 SDE 简介第43-44页
     ·ARCSDE 及其体系结构第44-45页
     ·ARCSDE 中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第45-46页
     ·ARCSDE 中几何图形的存储方式第46页
     ·ARCSDE 与 GEODATABASE 的关系第46页
     ·使用 ARCSDE 的理由第46-47页
   ·ARCENGINE 常用控件第47页
   ·基于 ARCENGINE 开发 GIS 应用系统的步骤第47-49页
第四章 罗田县林业扶贫 GIS 开发与软件实现第49-86页
   ·研究区概况及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特征分析第49-51页
     ·自然资源概况及其特征分析第49-50页
     ·社会经济概况及其特征分析第50-51页
   ·研究区数据来源与预处理第51-53页
   ·罗田县林业扶贫的主要内容第53-55页
     ·贫困状况及贫困成因分析第53页
     ·扶贫对象第53-54页
     ·扶贫开发项目体系第54页
     ·扶贫资源配置第54页
     ·扶贫的主要措施第54-55页
   ·需求分析第55-57页
     ·系统的开发目的第55页
     ·系统的使用对象第55页
     ·系统开发的关键问题第55页
     ·系统的基础数据第55-56页
     ·系统的数据流程第56-57页
   ·系统设计第57-67页
     ·系统设计原则第57页
     ·系统软硬件配置第57页
     ·系统总体架构第57-59页
     ·系统结构层次第59-61页
     ·系统功能设计第61-64页
     ·数据库设计第64-66页
     ·系统主界面设计第66-67页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第67-83页
     ·贫困人口管理子系统界面及主要功能实现第67-82页
     ·林业项目管理子系统界面及主要功能实现第82-83页
   ·应用系统部署第83-84页
   ·系统特点第84-86页
第五章 系统应用举例第86-100页
   ·罗田县贫困村分布专题图及其分析第86-87页
   ·罗田县贫困村与森林资源叠加专题图及其分析第87-88页
   ·罗田县乡镇贫困等级专题图及其分析第88-89页
   ·罗田县贫困人口密度分布专题图及其分析第89-90页
   ·贫困村与大别山森林公园叠加及其分析第90-92页
   ·生态移民安置林地规划及其分析第92-94页
   ·十五期间经济林工程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分析第94-95页
   ·森林资源与林业工程对消除贫困的作用的比较分析第95-99页
   ·罗田县贫困人口增减变化分析第99-10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XI总线的弹丸测速模块的研究
下一篇:胃癌CT分期以及CT强化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