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凹陷南部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油气二次运移方向追踪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稠油成因研究现状 | 第12页 |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区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研究区勘探现状 | 第15-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7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7-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3页 |
·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 | 第19-20页 |
·构造背景 | 第19页 |
·构造演化 | 第19-20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20-23页 |
第3章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第23-54页 |
·油源判断 | 第23-29页 |
·储盖层条件及圈闭类型 | 第29-35页 |
·储盖层条件 | 第29-34页 |
·油气藏类型 | 第34-35页 |
·输导体系特征 | 第35-37页 |
·砂体 | 第35-36页 |
·断层 | 第36页 |
·砂体与断层的配置 | 第36-37页 |
·运移路径分析 | 第37-54页 |
·东阳地区 | 第37-43页 |
·汊涧地区 | 第43-49页 |
·龙岗地区 | 第49-54页 |
第4章 典型油藏解剖 | 第54-83页 |
·现今油气分布特征 | 第54-56页 |
·典型油藏解剖 | 第56-74页 |
·东阳地区油藏解剖 | 第56-64页 |
·汊涧地区油藏解剖(天X79 断块) | 第64-70页 |
·龙岗地区油藏解剖(墩2 断块及墩2南块) | 第70-74页 |
·稠油成因分析 | 第74-83页 |
·稠油的基本特征 | 第74-76页 |
·金湖凹陷南部稠油成因分析 | 第76-83页 |
第5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成藏模式 | 第83-89页 |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83-86页 |
·东阳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83-84页 |
·汊涧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84-85页 |
·龙岗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85-86页 |
·油气成藏模式 | 第86-89页 |
·东阳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86-87页 |
·汊涧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87页 |
·龙岗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 第87-89页 |
第6章 油气运聚规律分析及有利目标预测 | 第89-94页 |
·油气运聚规律分析 | 第89-90页 |
·东阳地区油气运聚规律分析 | 第89页 |
·汊涧地区油气运聚规律分析 | 第89-90页 |
·龙岗地区油气运聚规律分析 | 第90页 |
·有利目标预测 | 第90-94页 |
·东阳地区有利目标预测 | 第91页 |
·汊涧地区有利目标预测 | 第91-92页 |
·龙岗地区有利目标预测 | 第92-94页 |
第7章 结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