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1.引言 | 第15-18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18-38页 |
·工具药 | 第18页 |
·中药提取物 | 第18页 |
·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 第18-21页 |
·动物 | 第18页 |
·常用试剂 | 第18页 |
·常用仪器 | 第18-19页 |
·常用液体的配制 | 第19-20页 |
·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与筛选 | 第20-21页 |
·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 第21页 |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海马神经元纯度 | 第21-23页 |
·常用试剂 | 第21页 |
·抗体 | 第21页 |
·试剂盒 | 第21-22页 |
·常用仪器 | 第22页 |
·常用液体的配制 | 第22页 |
·操作步骤 | 第22-23页 |
·AB1-42,AB42-1单体、寡聚体、纤丝体的制备与鉴定 | 第23-24页 |
·常用试剂 | 第23页 |
·常用仪器 | 第23页 |
·制备原理与方法 | 第23-24页 |
·ELISA法检测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a和IL-1B含量 | 第24-25页 |
·试剂盒 | 第24页 |
·常用仪器 | 第24页 |
·细胞种植与药物处理 | 第24-25页 |
·ELISA方法原理与操作步骤 | 第25页 |
·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25-26页 |
·常用试剂 | 第25-26页 |
·常用仪器 | 第26页 |
·常用液体的配制 | 第26页 |
·MTT方法原理与操作步骤 | 第26页 |
·半定量RT-PCR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GF、BDNF、GDNF mRNA表达水平 | 第26-30页 |
·常用试剂 | 第26-27页 |
·常用仪器 | 第27页 |
·PCR引物 | 第27页 |
·常用液体的配制 | 第27-28页 |
·细胞接种与药物处理 | 第28页 |
·操作步骤 | 第28-30页 |
·ELISA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胞内及上清液中NGF、BDNF、GDNF含量 | 第30-32页 |
·试剂盒 | 第30页 |
·常用仪器 | 第30页 |
·常用液体的配制 | 第30-31页 |
·细胞接种与药物处理 | 第31页 |
·操作步骤 | 第31-32页 |
·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 | 第32-33页 |
·试剂盒 | 第32页 |
·抗体 | 第32页 |
·常用仪器 | 第32页 |
·细胞接种与药物处理 | 第32页 |
·TUNEL法原理和操作步骤 | 第32-33页 |
·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Bax、Bcl-2表达 | 第33-37页 |
·常用试剂 | 第33页 |
·常用仪器 | 第33-34页 |
·抗体 | 第34页 |
·常用液体的配制 | 第34-35页 |
·细胞接种与药物处理 | 第35页 |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操作步骤 | 第35-37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检验 | 第37-38页 |
3.结果 | 第38-63页 |
·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分离纯化方案的优化 | 第38页 |
·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方案的优化 | 第38-39页 |
·不同聚集形式的AB1-42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的影响 | 第39-44页 |
·AFM鉴定AB1-42单体、寡聚体、纤丝体三种聚集形式 | 第39-40页 |
·不同聚集形式的AB1-42对小胶质细胞TNF-a释放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同聚集形式的AB1-42对小胶质细胞IL-1B释放的影响 | 第42-44页 |
·T10拮抗AB1-42寡聚体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 第44-46页 |
·T10无毒范围的确定 | 第44-45页 |
·T10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释放TNF-a的影响 | 第45-46页 |
·T10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释放IL-1B的影响 | 第46页 |
·不同聚集形式的AB1-42对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状态的影响 | 第46-49页 |
·不同聚集形式的AB1-42对星形胶质细胞TNF-a释放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不同聚集形式的AB1-42对星形胶质细胞IL-1B释放的影响 | 第48-49页 |
·T10拮抗AB1-42寡聚体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 第49-50页 |
·T10无毒范围的确定 | 第49页 |
·T10对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释放TNF-a和IL-1B的影响 | 第49-50页 |
·T10对星形胶质细胞NGF、BDNF和GDNF合成和释放的影响 | 第50-55页 |
·T10对星形胶质细胞NGF、BDNF和GDNF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0-52页 |
·T10对星形胶质细胞NGF、BDNF和GDNF蛋白合成的影响 | 第52-53页 |
·T10对星形胶质细胞NGF、BDNF和GDNF蛋白释放的影响 | 第53-55页 |
·T10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55-63页 |
·不同形式的AB1-42对海马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T10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海马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T10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第57-60页 |
·T10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 第60-63页 |
4.讨论 | 第63-75页 |
·AB1-42在AD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 第63-64页 |
·AB1-42寡聚体是其毒性作用的主要活性形式 | 第64-66页 |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介导AD的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 | 第66-68页 |
·抑制胶质细胞激活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是T10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 第68-70页 |
·促进NTFs的合成与释放是T10神经保护作用的另一重要机制 | 第70-72页 |
·T10具有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双重神经营养作用 | 第70-71页 |
·T10可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TFs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5页 |
综述 | 第85-106页 |
个人简历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