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5页 |
·电色谱发展简史 | 第10-13页 |
·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电渗流 | 第13-14页 |
·焦耳热效应 | 第14页 |
·区带展宽 | 第14-15页 |
·柱效 | 第15-16页 |
·整体柱 | 第16-24页 |
·整体柱的制备方法 | 第16-21页 |
·聚合物整体柱 | 第16-20页 |
·聚丙烯酰胺类整体柱 | 第16-18页 |
·聚苯乙烯类整体柱 | 第18页 |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整体柱 | 第18-19页 |
·分子烙印整体柱 | 第19-20页 |
·硅胶整体柱 | 第20页 |
·填充柱为基础的连续床层柱 | 第20-21页 |
·其它 | 第21页 |
·整体柱结构的表征 | 第21-22页 |
·形貌观察 | 第21-22页 |
·孔结构的评价 | 第22页 |
·应用 | 第22-23页 |
·糖类 | 第22页 |
·手性化合物 | 第22-23页 |
·大分子化合物 | 第23页 |
·合成聚合物分离 | 第23页 |
·多肽和蛋白质大分子的分离 | 第23页 |
·整体柱的缺点 | 第23-24页 |
·展望 | 第24页 |
·CEC操作参数对分离行为的影响 | 第24-26页 |
·操作参数对电渗流的影响 | 第24-25页 |
·操作参数对保留值的影响 | 第25-26页 |
·反相CEC中操作参数的影响 | 第25页 |
·硅胶固定相CEC中操作参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离子交换固定相CEC中操作参数的影响 | 第26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章 毛细管电色谱聚丙烯酰胺类整体柱对芳香酮类化合物分离性能考察 | 第35-50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仪器 | 第35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毛细管预处理 | 第36页 |
·整体固定相的制备 | 第36-37页 |
·电色谱实验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电场强度对电渗流和分离的影响 | 第38-40页 |
·乙腈浓度对电渗流和分离的影响 | 第40-41页 |
·缓冲溶液pH值对电渗流和分离的影响 | 第41-43页 |
·电解质浓度对电渗流和分离的影响 | 第43-45页 |
·电渗流重现性 | 第45页 |
·柱寿命 | 第45页 |
·芳香酮的分离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三章 丙烯酰胺类整体柱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0-67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仪器 | 第50-51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毛细管预处理 | 第51-52页 |
·整体固定相的制备 | 第52-53页 |
·电色谱实验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电渗流 | 第54-56页 |
·乙烯磺酸含量的影响 | 第54页 |
·外加电场强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流动相pH值的影响 | 第55-56页 |
·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的影响 | 第56页 |
·流动相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56页 |
·柱效 | 第56-59页 |
·电渗流速度的影响 | 第57页 |
·毛细管内径的影响 | 第57-58页 |
·电场强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进样量的影响 | 第59页 |
·电渗流重现性 | 第59-60页 |
·柱寿命 | 第60页 |
·结论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