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0 前言 | 第9-10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河口沉积物层化现象 | 第10页 |
·目前对沉积物层化现象成因的认识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黄河口工程地质概况及水动力特征 | 第14-23页 |
·黄河口工程地质特性的一般概况 | 第14-18页 |
·黄河三角洲沉积概况 | 第14-16页 |
·黄河口泥沙的沉积特点 | 第16-17页 |
·黄河口粉土沉积物矿物组成的特殊性 | 第17页 |
·沉积物物理指标值与空间变化 | 第17-18页 |
·黄河口潮坪典型沉积物特征 | 第18-19页 |
·黄河三角洲水动力特征 | 第19-23页 |
·风 | 第19-20页 |
·波浪 | 第20页 |
·潮汐 | 第20-21页 |
·风暴潮 | 第21-22页 |
·潮流 | 第22-23页 |
3 黄河口潮坪沉积物微层系特征 | 第23-38页 |
·现场开展的工作 | 第23-25页 |
·黄河口潮坪沉积物微层系特征现场观测 | 第25-27页 |
·空间分部特征 | 第25页 |
·开挖剖面特征 | 第25-26页 |
·层面特征 | 第26-27页 |
·黄河口潮坪沉积物微层系特征室内观测 | 第27-30页 |
·样品制备 | 第27-28页 |
·微层厚度特征 | 第28-29页 |
·微层粒度分布特征 | 第29-30页 |
·层面微结构特征 | 第30页 |
·微层系成因实验探讨 | 第30-37页 |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实验过程 | 第32页 |
·实验现象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均质沉积物粒度组成变化机理探讨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4 水动力对沉积物改造的实例研究 | 第38-45页 |
·现场开展的试验内容 | 第38-41页 |
·研究区的选择 | 第38页 |
·在研究区开展的工作 | 第38-39页 |
·研究区现场布置 | 第39-40页 |
·孔压测量设备及孔压探头埋置 | 第40-41页 |
·取样 | 第41页 |
·室内试验内容 | 第41-42页 |
·常规土工试验 | 第41页 |
·粒度分析 | 第41-42页 |
·原本均质的沉积物在波浪作用下的成层现象 | 第42-44页 |
·强度上的成层性 | 第42-44页 |
·粒度上的成层性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黄河口潮滩沉积物对不同水动力条件的响应 | 第45-51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粉质土对波浪动态响应的研究现状 | 第45-46页 |
·试验设计目的与内容 | 第46页 |
·现场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46-48页 |
·研究区的选择 | 第46-47页 |
·研究区现场布置 | 第47-48页 |
·强度测试 | 第48页 |
·室内试验 | 第48-50页 |
·普氏贯入仪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48-49页 |
·粒度分析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6 电性变化对黄河口粉土层振动响应过程的反映 | 第51-63页 |
·引言 | 第51-54页 |
·电阻率结构特性参数分析研究现状 | 第51-53页 |
·试验设计目的与内容 | 第53-54页 |
·现场试验与观测 | 第54-55页 |
·循环振动施加过程 | 第54-55页 |
·海床土电阻率变化观测 | 第55页 |
·海床土孔压变化观测 | 第55页 |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 第55-56页 |
·海床土电阻率变化规律 | 第56-59页 |
·电阻率测量结果 | 第56-57页 |
·电阻率变化特征分析 | 第57-59页 |
·静置阶段土体电阻率变化 | 第59页 |
·海床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第59-60页 |
·孔压观测结果 | 第59-60页 |
·孔压变化分析 | 第60页 |
·静置阶段土体孔压变化 | 第60页 |
·海床土电阻率-孔压变化关系探讨 | 第60页 |
·振动过程土体动态响应遵循的机理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7 结论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页 |
·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附件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期刊论文 | 第72-73页 |
附件2 2004 年 4 月和 2005 年 8 月试坑与原状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 第73-74页 |
附件3 2004 年 4 月和 2005 年 8 月试坑与原状土体颗分 | 第74-75页 |
附件4 初始背景样粒度分析结果 | 第75-76页 |
附件5 试坑 T1 粒度分析结果 | 第76-77页 |
附件6 试坑 T2 粒度分析结果 | 第77-78页 |
附件7 试坑 T3 粒度分析结果 | 第78-79页 |
附件8 试坑 T4 粒度分析结果 | 第79-80页 |
附件9 试坑 T1 典型体视显微镜照片汇总 | 第80-81页 |
附件10 试坑 T2 典型体视显微镜照片汇总 | 第81-82页 |
附件11 试坑 T3 典型体视显微镜照片汇总 | 第82-83页 |
附件12 试坑 T4 典型体视显微镜照片汇总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