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席夫碱、苯乙酸及其铜、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5页
   ·席夫碱配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状况第8-11页
     ·席夫碱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第9-10页
     ·席夫碱在催化领域的研究第10-11页
     ·席夫碱在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第11页
     ·对鳌合剂,聚合物改性方面的应用第11页
   ·席夫碱化合物的发展现状第11-13页
     ·缩单胺类第12页
     ·缩二胺类第12页
     ·含二茂铁的席夫碱第12页
     ·含硫席夫碱第12-13页
   ·磺酰胺及其席夫碱的研究进展第13页
   ·苯乙酸简介第13-15页
第二章 席夫碱及其铜、锰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15-39页
   ·试剂及仪器第15页
     ·试剂第15页
     ·仪器第15页
   ·实验第15-18页
     ·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C_9H_(14)N_2SO_2)的合成第15-16页
     ·水杨醛缩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C_(16)H_(17)N_2SO_3)的合成第16页
     ·吡啶甲醛缩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C_(15)H_(17)N_3SO_2)的合成第16页
     ·丙二酸铜[Cu(C_3H_2O_4)]的制备第16-17页
     ·配合物1[Cu(C_9H_(14)N_2SO_2)_2]的合成第17页
     ·配合物2[Mn(C_9H_(14)_N_2SO_2)_2(CH_3COO)_2·H_2O]的合成第17页
     ·配合物3[Cu(C_(16)H_(17)N_2SO_3)(H_2O)]的合成第17页
     ·配合物4[Mn_2(C_(16)H_(17)N_2SO_3)(C_6H_5NO_2)_2Cl_2]·2H_2O的合成第17页
     ·配合物5[Cu(C_(11)H_(17)N_3O)(H_2O)Cl]的合成第17-18页
     ·配合物6[Cu_2(C_9H_(11)N_2O)(C_3H_2O_4)(H_2O)]的合成第18页
     ·配合物7[Cu_2(C_7H_(10)N_2O)_2(CH_3COO)_2·H_2O]的合成第18页
     ·配合物8[Cu(C_6H_5N_3)(CH_3COO)·H_2O]的合成第18页
   ·红外分析第18-23页
     ·对甲苯磺酰乙二胺的红外分析第18-19页
     ·水杨醛缩对甲苯磺酰乙二胺的红外分析第19页
     ·吡啶甲醛缩对甲苯磺酰乙二胺的红外分析第19-20页
     ·配合物1的红外分析第20页
     ·配合物2的红外分析第20页
     ·配合物3的红外分析第20-21页
     ·配合物4的红外分析第21页
     ·配合物5的红外分析第21-22页
     ·配合物6的红外分析第22页
     ·配合物7的红外分析第22-23页
     ·配合物8的红外分析第23页
   ·配合物的粉末衍射分析第23-25页
     ·配合物1、2的粉末衍射分析第23-24页
     ·配合物3、4的粉末衍射分析第24-25页
     ·配合物5、6的粉末衍射分析第25页
   ·紫外可见吸收分析第25-26页
   ·晶体结构表征第26-39页
     ·配合物1[Cu(C_9N_2O_2SH_(13))_2]的晶体结构表征第26-29页
     ·配合物3[Cu(C_(16)H_(17)N_2O_3S)H_2O]的晶体结构表征第29-34页
     ·配合物5[Cu(C_(11)N_2H_(16)O)Cl·H_2O]的晶体结构表征第34-39页
第三章 苯乙酸及其铜的配合物的合成第39-49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9页
     ·试剂第39页
     ·仪器第39页
   ·苯乙酸的合成第39-42页
     ·实验方法第39-40页
     ·实验步骤第40页
     ·苯乙酸铜Cu(C_8H_7O_2)_2的合成第40页
     ·配合物9[Cu_2(C_8H_7O_2N_2)_4(C_(12)N_2H_8)_2]的合成第40页
     ·配合物10[Cu_2(C_9H_(13)N_2SO_2)(C_8H_7O_2)_2·2H_2O]的合成第40-42页
   ·红外分析第42页
     ·苯乙酸的红外分析第42页
     ·配合物9的红外分析第42页
     ·配合物10的红外分析第42页
   ·配合物的粉末衍射分析第42-43页
     ·配合物9的粉末衍射分析第42-43页
     ·配合物10的粉末衍射分析第43页
   ·紫外可见吸收分析第43-44页
   ·晶体结构解析第44-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成阻抗函数标定的OD估计双层规划模型研究
下一篇:城市桥梁薄壁曲线箱梁构件设计参数与空间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