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20页 |
·引言 | 第15页 |
·柴油机的排放成分及危害 | 第15-19页 |
·柴油机排放法规 | 第19-20页 |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 第20-32页 |
·燃油的改质 | 第20-21页 |
·柴油机机内净化 | 第21-22页 |
·代用燃料 | 第22-23页 |
·排气后处理 | 第23-3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4-42页 |
·化学试剂、原料和实验设备 | 第34-37页 |
·化学试剂 | 第34-35页 |
·气体原料 | 第35页 |
·碳颗粒物 | 第35-36页 |
·实验设备 | 第36-3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7-39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37-38页 |
·BET 法测比表面积和孔径 | 第38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3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8-3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9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法(H2-TPR) | 第39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装置 | 第39-41页 |
·模拟柴油机尾气反应装置 | 第40-41页 |
·反应器出口气体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稀土金属氧化物上碳黑和NOX的同时催化去除性能 | 第42-51页 |
·前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3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43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XRD 与BET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同时催化去除碳黑和NOx 的活性 | 第45-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以水滑石为前驱物的氧化物上碳黑和NOX的同时催化去除活性 | 第51-65页 |
·前言 | 第5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2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2-53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53页 |
·CO-CU-AL 类水滑石焙烧产物系列催化剂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CA-HT 类水滑石前驱物与CAO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3-57页 |
·CAO 催化剂上同时催化去除NOx 和碳黑的活性评价 | 第57-59页 |
·CO-MN-AL 类水滑石焙烧产物系列催化剂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CMA-HT 类水滑石前驱物与CMAO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9-62页 |
·CMAO 催化剂上同时催化去除NO_x 和碳黑的活性评价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低温制备的NIFE_2O_4上碳黑和NO_x的同时催化去除活性 | 第65-83页 |
·前言 | 第65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65-66页 |
·NiFe_2O_4 纳米粒子中铁、镍含量的分析方法及步骤 | 第66-67页 |
·NiFe_2O_4 样品的表征 | 第67页 |
·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第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82页 |
·液相催化法制备NiFe_2O_4 条件探索 | 第67-70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70-72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72-74页 |
·反应机理分析 | 第74-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83-86页 |
·全文总结 | 第83-85页 |
·创新点说明 | 第85页 |
·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致谢 | 第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附录(符号与标记)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