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部分S2株系SSR分析及配合力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6页
   ·种质资源改良研究现状第10-13页
     ·种质资源概述第10-11页
     ·国外种质资源改良研究现状第11-12页
     ·我国种质资源改良研究现状第12-13页
   ·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第13-18页
     ·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分析第13-14页
     ·种质资源的杂优类群及杂优模式第14-15页
     ·种质资源的配合力第15-17页
     ·种质资源研究的其他方面第17-18页
   ·种质资源的扩增及创新途径第18-22页
     ·系统地整理、筛选地方种质资源第18-19页
     ·引进外来种质资源第19页
     ·利用玉米野生近缘材料第19-20页
     ·利用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创造遗传基础丰富的新种质第20-22页
     ·种质资源扩增及创新的其他途径第22页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种质改良研究现状第22-26页
     ·早期群体改良工作第22-23页
     ·Suwan群体的研究、改良与利用第23页
     ·墨白群体的研究与改良第23-24页
     ·热带玉米群体的改良研究第24页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研究与改良第24-26页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田间试验第27-28页
     ·供试材料第27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27页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性状第27页
     ·田间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第27-28页
       ·组合配合力分析第27-28页
       ·强优势组合杂优模式分析第28页
   ·SSR分析第28-30页
     ·供试材料第28页
     ·DNA提取与检测第28-29页
     ·扩增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第29页
     ·SSR统计分析第29-30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0-41页
   ·群体自交后代配合力效应分析第30-37页
     ·组合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第30-31页
     ·配合力方差分析第31页
     ·一般配合力分析第31-35页
       ·单株一般配合力分析第31-34页
       ·株系一般配合力分析第34页
       ·测验种一般配合力分析第34-35页
     ·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第35-36页
     ·高产组合的组配方式第36-37页
   ·群体自交后代SSR标记分析第37-41页
     ·群体自交后代多态位点及基因型种类比较第37页
     ·群体自交后代间基因杂合度比较第37-38页
     ·遗传距离第38-39页
     ·聚类分析第39-41页
5. 讨论与结论第41-46页
   ·人工合成群体自交后代遗传分析与评估第41页
   ·人工合成群体自交后代的配合力表现及选择第41-42页
   ·人工合成群体应注意的有关问题第42-44页
   ·人工合成群体自交后代利用及改良方案探讨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图第53-54页
附表第54-5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dS/CdTe太阳能电池中CdS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下一篇:济南近代建筑的生存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