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框图 | 第12-13页 |
第2章 地下空间资源的价值及其特性分析 | 第13-20页 |
·地下空间资源的价值 | 第13-15页 |
·地下空间资源 | 第13-14页 |
·开发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 | 第14-15页 |
·地下空间对城市功能的补充 | 第15页 |
·地下空间的特性分析 | 第15-20页 |
·地下空间抗御外部灾害特性 | 第15-17页 |
·地下空间内部防灾特性 | 第17-18页 |
·地下空间的内部环境 | 第18-20页 |
第3章 城市空间立体综合开发的动因 | 第20-40页 |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 第20-21页 |
·现代城市空间的特点及城市问题的出现 | 第21-24页 |
·城市立体化开发 | 第24-28页 |
·城市立体化开发的理论依据 | 第24-27页 |
·城市立体化开发的现实背景 | 第27-28页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效益分析 | 第28-33页 |
·社会效益 | 第28-29页 |
·经济效益 | 第29-30页 |
·环境效益 | 第30-32页 |
·防灾效益 | 第32-33页 |
·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 第33页 |
·生态城市—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最终目标 | 第33-40页 |
·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 | 第33-35页 |
·生态城市的特点 | 第35-37页 |
·生态城市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 | 第37-40页 |
第4章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 | 第40-63页 |
·城市地下空间的类型 | 第40-42页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 第42-45页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任务 | 第42-43页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 第43-45页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 | 第45-46页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目标 | 第46-47页 |
·基础目标 | 第46页 |
·一般目标 | 第46-47页 |
·理想目标 | 第47页 |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与形态规划 | 第47-63页 |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 | 第47-48页 |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原则 | 第48-49页 |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 第49-52页 |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 | 第52-59页 |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规划 | 第59-63页 |
第5章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动因分析 | 第63-75页 |
·成都市概况 | 第63-64页 |
·城市规模及人口现状 | 第63页 |
·经济现状 | 第63页 |
·交通现状 | 第63页 |
·生态环境现状 | 第63-64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的发展 | 第64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64-69页 |
·地下交通设施 | 第64-66页 |
·地下市政设施 | 第66-67页 |
·人防设施 | 第67-68页 |
·地下公共设施 | 第68-69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动因 | 第69-75页 |
·城市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 第69-70页 |
·解决城市交通矛盾的需求 | 第70-71页 |
·城市向集约化和效率化转型的要求 | 第71-72页 |
·建造生态城市的要求 | 第72-75页 |
第6章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 | 第75-92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范围的确定 | 第75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的指导思想 | 第75-76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形态规划 | 第76-78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的模式研究 | 第78-85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竖向布局模式 | 第78-79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层次 | 第79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的平面布局模式 | 第79-85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总体布局设想 | 第85-86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分析 | 第86-92页 |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规模 | 第86-87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总体开发规模预测 | 第87-89页 |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分析 | 第89-92页 |
第7章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水平评价体系 | 第92-110页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系统分析 | 第92-95页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系统的概念 | 第92-94页 |
·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规划系统的特征 | 第94-95页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95-10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筑原则 | 第95-9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层递阶结构 | 第97-99页 |
·指标评价体系的内容 | 第99-103页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103-110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103-10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104-110页 |
第8章 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水平评价 | 第110-117页 |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第110-111页 |
·确定评价集 | 第111-112页 |
·求算每个指标对评价的隶属度 | 第112-114页 |
·一级评价 | 第114页 |
·二级综合评价 | 第114-115页 |
·三级综合评价 | 第115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3-124页 |
附件一 | 第124-125页 |
附件二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