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乳化沥青简介 | 第10-12页 |
1-1-1 乳化沥青的概念 | 第10页 |
1-1-2 乳化沥青的乳化机理 | 第10-11页 |
1-1-3 乳化沥青的破乳机理 | 第11页 |
1-1-4 乳化沥青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 沥青乳化剂简介 | 第12-17页 |
1-2-1 沥青乳化剂的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1-2-2 沥青乳化剂的分类 | 第13-15页 |
1-2-3 沥青乳化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9-26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19-20页 |
2-1-1 仪器 | 第19页 |
2-1-2 试剂 | 第19-20页 |
§2-2 乳化剂的合成 | 第20-23页 |
2-2-1 三甲胺盐酸盐的制备 | 第20页 |
2-2-2 N-(2-羟基-3-十八烷基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 第20-22页 |
2-2-3 N-[2-羟基-3-十二烷氧基聚氧乙烯醚(9)]-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 第22页 |
2-2-4 1,3-{N-[2-羟基-3-十二烷氧基聚氧乙烯醚(9)]-丙基二甲基}丙烷的合成 | 第22-23页 |
§2-3 沥青乳化剂测试 | 第23-24页 |
2-3-1 溴酚蓝实验 | 第23页 |
2-3-2 红外吸收光谱(FT-IR)表征 | 第23页 |
2-3-3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23页 |
2-3-4 环氧氯丙烷转化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2-3-5 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环氧值测定 | 第24页 |
§2-4 乳化沥青性能测试 | 第24-26页 |
2-4-1 乳化沥青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2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实验 | 第25页 |
2-4-3 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实验 | 第25页 |
2-4-4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实验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合成 | 第26-36页 |
§3-1 N-(2-羟基-3-十八烷基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 第26-31页 |
3-1-1 溴酚蓝实验 | 第26页 |
3-1-2 红外分析 | 第26-27页 |
3-1-3 表面张力测定 | 第27页 |
3-1-4 影响环氧氯丙烷转化率因素的研究 | 第27-29页 |
3-1-5 影响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环氧值因素的研究 | 第29-31页 |
§3-2 N-[2-羟基-3-十二烷氧基聚氧乙烯醚(9)]-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 第31-33页 |
3-2-1 溴酚蓝实验 | 第31页 |
3-2-2 红外分析 | 第31-32页 |
3-2-3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2-33页 |
§3-3 1,3-{N-[2-羟基-3-十二烷氧基聚氧乙烯醚(9)]-丙基二甲基}丙烷的合成 | 第33-34页 |
3-3-1 溴酚蓝实验 | 第33页 |
3-3-2 红外分析 | 第33-34页 |
3-3-3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沥青乳化中的应用 | 第36-48页 |
§4-1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实验 | 第36-41页 |
4-1-1 乳化剂用量对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影响 | 第36-37页 |
4-1-2 复合乳化剂对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影响 | 第37-41页 |
§4-2 乳化沥青破乳时间的研究 | 第41-46页 |
4-2-1 复合乳化剂对破乳时间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2 N-(2-羟基-3-十八烷基胺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乳化剂时乳化沥青破乳时间研究 | 第43-44页 |
4-2-3 N-[2-羟基-3-十二烷氧基聚氧乙烯醚(9)]-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乳化剂乳化沥青破乳时间研究 | 第44-46页 |
§4-3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研究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