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一种频谱共享系统协议栈框架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图目录第10-12页
缩略语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3-17页
   ·论文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7-19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9-20页
第二章 协议栈的总体框架第20-26页
   ·引言第20页
   ·LINUX协议栈的一般框架结构第20-22页
   ·本文提出的协议栈框架结构第22-25页
     ·频谱共享系统对协议栈提出的新要求第22-23页
     ·本文提出的协议栈结构第23-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协议模块与用户层接口的设计与实现第26-31页
   ·引言第26页
   ·用NETLINK 实现跨层的信息交互第26-27页
   ·用IOCTL实现跨层的信息交互第27-28页
   ·协议模块与用户层接口在课题中的实现第28-30页
     ·框架结构第28-29页
     ·交互的帧格式设计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LINUX 协议栈中间层扩展模型设计与实现第31-47页
   ·引言第31-32页
   ·设计目标第32页
   ·中间层的扩展模型第32-45页
     ·虚拟网络接口与真实网络接口第32-36页
     ·在Linux 协议栈中添加中间层第36-37页
     ·用串行事件队列状态机实现一个中间层第37-41页
     ·用Fsmdevkit 实现一个中间层第41-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内核PCI 驱动层设计与实现第47-72页
   ·引言第47页
   ·一般内核PCI 驱动层的实现方法第47-49页
     ·PCI 总线第47-48页
     ·PCI 驱动实现的一般流程第48-49页
   ·课题对PCI 驱动提出的新要求第49-51页
   ·PCI 驱动层的整体设计第51-52页
   ·PCI 驱动层的详细设计第52-68页
     ·PCI 驱动层与MAC 层交互的报文格式第52-54页
     ·PCI 驱动层与物理层交互的报文格式第54-55页
     ·PCI 驱动层与物理层之间的缓冲区设计第55-56页
     ·PCI 驱动层与多个物理设备关系的建立于维护第56-58页
     ·PCI 驱动层与多个MAC 模块动态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第58-62页
     ·PCI 驱动层数据帧读写的实现方法第62-66页
     ·PCI 驱动层控制帧读写的实现方法第66-68页
   ·PCI 驱动层的流量控制第68-71页
     ·PCI 驱动层与物理层非对称的处理能力第68-69页
     ·PCI 驱动层流控机制第69-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72-84页
   ·引言第72页
   ·测试环境与拓扑结构第72-74页
     ·测试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第72-73页
     ·测试的拓扑结构第73-74页
   ·测试过程与分析第74-83页
     ·单节点的功能测试第74-79页
     ·多节点的效率与稳定性测试第79-83页
   ·小结第83-8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波超视距雷达电离层去污染算法研究
下一篇:认知无线电中的分布式接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