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江中段成矿地质异常研究与预测评价
1 前言 | 第1-18页 |
·概论 | 第9-10页 |
·地质异常与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在地质异常和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在地质异常和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研究区范围 | 第12-13页 |
·研究区的研究概况及工作基础 | 第13-16页 |
·区域地质工作 | 第13-14页 |
·矿产地质工作 | 第14页 |
·物化遥工作 | 第14-15页 |
·科学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思路与步骤 | 第16-18页 |
2 三江中段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特征 | 第18-26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4页 |
·研究区地层简介 | 第18-21页 |
·研究区区域构造简介 | 第21-24页 |
·成矿地质条件 | 第24-26页 |
·地层条件 | 第24-25页 |
·构造条件 | 第25页 |
·岩浆条件 | 第25-26页 |
3 西南三江中段地质特征定量分析 | 第26-51页 |
·研究区地质异常简析 | 第26-29页 |
·地层 | 第26-28页 |
·构造 | 第28页 |
·岩体 | 第28-29页 |
·地质异常研究方法原理简介 | 第29-35页 |
·地质复杂系数(C 值)法 | 第30-31页 |
·熵值(H 值)法 | 第31-32页 |
·地质相似系数(S 值)法 | 第32-33页 |
·地质关联度(R 值)法 | 第33-34页 |
·构造等密度 | 第34页 |
·构造优益度 | 第34-35页 |
·构造中心对称度 | 第35页 |
·研究区地质异常的圈定与提取 | 第35-50页 |
·地层 | 第35-40页 |
·构造 | 第40-45页 |
·岩体 | 第45-47页 |
·综合方法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物化遥异常分析与提取 | 第51-67页 |
·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 第51-59页 |
·地球物理资料概况 | 第51-52页 |
·地球物理资料处理的流程及目的 | 第52-53页 |
·地球物理资料处理结果及简析 | 第53-57页 |
·地球物理异常区间的提取 | 第57-59页 |
·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 第59-65页 |
·地球化学资料概况 | 第59-61页 |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与异常区间的提取 | 第61-65页 |
·遥感资料分析与处理 | 第65-67页 |
5 成矿广度、成矿强度以及成矿潜力评价 | 第67-80页 |
·成矿广度与成矿强度 | 第67-71页 |
·成矿广度指数与成矿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67-68页 |
·研究区各时代地层的成矿广度与成矿强度分析 | 第68-71页 |
·成矿潜力 | 第71-77页 |
·矿床成矿潜力指标 | 第71-72页 |
·研究区矿床成矿潜力指标的计算及分析 | 第72-77页 |
·研究区远景资源量估算 | 第77-80页 |
6 基于ART 神经网络的矿产资源预测评价 | 第80-94页 |
·ART 神经网络概述 | 第80-82页 |
·预测专题图层的选取 | 第82-89页 |
·预测过程及预测结果 | 第89-90页 |
·成矿远景区划分 | 第90-94页 |
7 结论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