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私法论文--国际民法论文

商品平行进口中的商标权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商品平行进口中的商标权问题研究综述第6-13页
 一、前言第6页
 二、正文第6-7页
 三、结论第7-8页
 四、附录第8-13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章 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实质第15-21页
 一、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一般概述第15-18页
  1. 平行进口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内涵第15-18页
   ·有关平行进口含义的几种观点及其评价第15-16页
   ·对“平行进口”的理解及其与商标之牵连第16-17页
   ·商标平行进口的内涵和外延第17-18页
  2. 商标平行进口的产生原因第18页
   ·商品平行进口的背景——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一体化第18页
   ·平行进口的诱因——价格差异第18页
 二、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的实质第18-21页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的实质:——三对利益矛盾的冲突和协调第18-21页
   1. 微观角度的观察——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物权所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第18-19页
   2. 宏观角度的观察——知识产权输出国与输人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货物自由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第19-20页
   ·知识产权输出国与输人国之间的利益冲突第19页
   ·货物自由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第19-20页
   3. 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各国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第21-32页
 一、国际公约关于商标平行进口的规定第21-22页
  1.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21页
  2.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21页
  3. 巴黎公约第21-22页
  4. 小结第22页
 二、各国对待商标平行进口的态度第22-31页
  知识产权发达国家第22-29页
   1. 美国——从肯定商标平行进口到否定商标平行进口的转变第22-24页
   ·早期美国对商标平行进口的肯定——Schoening 案第22页
   ·20 世纪三十年代后对商标平行进口的否定第22-24页
   ·小结第24页
   2. 欧盟——内外有别的商标平行进口态度第24-28页
   ·欧共体范围内——允许商标平行进口第24-26页
   ·欧共体范围外——没有明确立法规定,司法中倾向于否定第26-28页
   ·小结第28页
   3. 日本——有条件的允许商标平行进口第28-29页
   ·七十年代以前否定商标平行进口阶段第28-29页
   ·七十年代后对商标平行进口的允许第29页
   ·小结第29页
  知识产权新兴国家第29-31页
   4 我国台湾地区——立法没有规定,司法趋向积极态度第29-30页
   ·重要判例考察第30页
   ·小结第30页
   5. 新加坡——明确采用商标权国际耗尽原则第30-31页
   ·成文法规定第30页
   ·重要判例考察第30-31页
   ·小结第31页
 三、总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利益平衡视角下的商标平行进口第32-42页
 一、传统理论学说对商标平行进口的评价第32-34页
  1. 传统理论学说的介绍第32-34页
   ·权利穷竭论第32页
   ·商标功能论第32-33页
   ·默示许可理论第33页
   ·独立商誉说第33-34页
  2. 传统理论学说的局限性第34页
 二、利益平衡原则在商标平行进口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第34-42页
  1. 利益平衡的适用优势第34-37页
   ·利益平衡论的衡平性和公平性第35页
   ·利益平衡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第35-37页
   ·小结第37页
  2. 商标平行进口领域的利益平衡第37-39页
   ·一般意义上的利益平衡第37页
   ·国际层面上的利益平衡第37-39页
  3. 利益平衡下的利弊分析和具体适用第39-41页
   ·平行进口的微观经济影响分析第39-40页
   ·平行进口的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第40-41页
  4.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我国的制度构想第42-52页
 一、制度构想的背景考察第42-45页
  1. 经济背景——商标平行进口现象即将大幅度增加第42页
  2. 法律背景第42-45页
   ·立法背景——现行相关法律没有明确依据第42-44页
   ·司法实务——已经出现了有关商标平行进口的司法判例第44页
   ·法学理论——理论界没有形成权威可行的参考意见第44-45页
 二、制度构建的相关因素分析第45-47页
  1. 法律规制总体原则第45-46页
   ·立足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第45页
   ·多个部门法协调统一第45页
   ·稳定性与灵活性兼顾第45页
   ·利益平衡,兼顾各方利益第45-46页
  2. 利弊影响综合评估第46-47页
   ·短期影响第46页
   ·长期影响第46页
   ·总体衡量第46-47页
 三、利益平衡下的制度选择第47-52页
  1. 立法模式——国内立法暂时搁置,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第47-48页
   ·立法暂时搁置,利用司法暂行准则明确目前的支持态度第47页
   ·签定国际双边多边协定,加强国际沟通第47-48页
  2 司法模式——原则上赞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第48-52页
   ·司法指导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第48-49页
   ·司法技术规则——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原则在司法中的侧重运用和“重新包装”“重贴标签”司法技术规则的引入第49-50页
   ·司法机构改革——专门审判法院和专门评估机构的设立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脏恶性肿瘤、离体心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氯化钾对西瓜产量品质和土壤中氯离子残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