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正文 | 第10-93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综述 | 第11-36页 |
第一节 保护生物学视角下的药用植物研究对策 | 第11-19页 |
一、药用植物野生种群监测与评价 | 第12-15页 |
二、药用植物的保护研究 | 第15-16页 |
三、药用植物的生产性保护 | 第16-19页 |
第二节 濒危中药资源系统评价保护研究 | 第19-29页 |
一、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二、系统评价及其实践 | 第20-22页 |
三、系统评价在自然保护中的实践研究 | 第22-23页 |
四、濒危中药资源系统评价保护研究 | 第23-29页 |
第三节 DNA分子标记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第29-36页 |
一、DNA 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29-30页 |
二、DNA分子标记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第30-36页 |
第二章 黄檗资源基本情况调查 | 第36-56页 |
第一节 黄檗的基本情况 | 第36-46页 |
一、植物形态 | 第36-38页 |
二、用途 | 第38页 |
三、分布范围及生境 | 第38-39页 |
四、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 第39-40页 |
五、迁地保护情况 | 第40-46页 |
第二节 黄檗野生资源调查 | 第46-56页 |
一、植物群落 | 第48-51页 |
二、种群结构 | 第51-56页 |
第三章 黄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保护研究 | 第56-86页 |
第一节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黄檗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第56-77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59-70页 |
二、结果 | 第70-74页 |
三、讨论 | 第74-77页 |
第二节 利用AFLP技术对迁地保护黄檗的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 第77-86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77-80页 |
二、结果 | 第80-84页 |
三、讨论 | 第84-86页 |
第四章 黄檗致濒机制与保护对策 | 第86-93页 |
第一节 黄檗种群濒危的主要特征 | 第86页 |
第二节 黄檗致濒机制 | 第86-89页 |
一、内在因素 | 第86-87页 |
二、外在因素 | 第87-89页 |
第三节 保护对策 | 第89-93页 |
一、就地保护 | 第89-90页 |
二、迁地保护 | 第90-91页 |
三、种质基因库保存 | 第91页 |
四、改变传统的采收方式 | 第91页 |
五、开展宣传教育 | 第91-92页 |
六、下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与策略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4-105页 |
有关附录 | 第10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