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网络拓扑的P2P系统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论文的选题及其意义 | 第8页 |
·P2P路由技术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第二章 P2P概述 | 第11-25页 |
·P2P的基本概念 | 第11页 |
·最初始的P2P系统 | 第11-12页 |
·无结构 P2P文件存储系统 | 第12-14页 |
·Napster | 第12-13页 |
·Gnutella | 第13-14页 |
·结构化 P2P文件存储系统 | 第14-17页 |
·简单 DHT模型的不足 | 第14-15页 |
·Pastry | 第15-16页 |
·CAN | 第16-17页 |
·P2P模式与C/S模式的比较 | 第17-20页 |
·P2P的应用 | 第20-22页 |
·文件交换 | 第20页 |
·对等计算 | 第20-21页 |
·协同工作 | 第21页 |
·即时通讯 | 第21-22页 |
·搜索引擎 | 第22页 |
·网络游戏 | 第22页 |
·基于 Internet的文件存储系统 | 第22页 |
·P2P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P2P在国外 | 第22-24页 |
·P2P在中国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构化Chord系统模型 | 第25-31页 |
·Chord系统基础特性 | 第25页 |
·Chord系统的优势 | 第25-26页 |
·Chord路由策略 | 第26-27页 |
·Chord系统新节点加入协议 | 第27-29页 |
·Chord系统新节点退出的相应维护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物理网络拓扑的EChord系统模型 | 第31-44页 |
·small world原理 | 第32-34页 |
·邻居表的构建 | 第34-35页 |
·Echord节点的标识 | 第35-36页 |
·Echord的路由表 | 第36-37页 |
·EChord路由发现算法 | 第37-39页 |
·EChord节点的加入算法 | 第39-40页 |
·EChord节点的退出算法 | 第40-41页 |
·EChord节点的更新算法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仿真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44页 |
·EChord与Chord系统模型路由延迟的比较 | 第44-46页 |
·节点邻居数对覆盖网络路由跳数的影响 | 第46-47页 |
·节点上线率对覆盖网络路由跳数的影响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0-51页 |
·总结 | 第50页 |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