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1 引言第15-38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8页
   ·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8-25页
     ·国外的相关研究第18-21页
     ·国内的研究成果第21-25页
   ·基础理论第25-31页
     ·农户假设第25-27页
     ·专业化及分工理论第27-28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28-29页
     ·制度变迁理论第29-31页
   ·研究思路第31-34页
     ·研究目标第31页
     ·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1-34页
   ·研究方法第34-36页
     ·制度分析法第34-35页
     ·社会调查法第35页
     ·统计分析与计量研究第35-36页
     ·典型调查和案例研究第36页
     ·比较研究第36页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36-38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36-37页
     ·不足之处第37-38页
2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基础性理论第38-54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相关概念界定第38-42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概念界定第38-39页
     ·农业企业化经营组织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第39-41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内在规定性第41-42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阶段性第42-45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行为基础第45-48页
     ·农业企业化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第45-47页
     ·农业企业化的劳动组织第47-48页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创新方向第48-54页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存在的制度缺陷第48-51页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的线索与方向第51-54页
3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演进路径第54-67页
   ·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轨迹第54-61页
     ·1949年以前我国的农业经营制度第54-55页
     ·1949年至1952年的农业经营制度及其绩效第55-56页
     ·1952年至1978年的农业经营制度及其绩效第56-58页
     ·1978年以后农业双层经营制度及其绩效第58-59页
     ·对双层经营体制的创新实践第59-61页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第61-65页
     ·土地改革时期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特点第61-62页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特点第62-63页
     ·1978年以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特点第63-65页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变迁的未来选择方向第65-67页
4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第67-77页
   ·国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措施与经验第67-72页
     ·美国农业中的农场制与一体化经营第67-69页
     ·法国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成及发展动向第69-70页
     ·日本农业法人化经营动向第70-72页
   ·美、法、日三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共同特点第72-74页
     ·农业家庭经营组织是现代农业的经营基础和细胞第72-73页
     ·农业企业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第73页
     ·通过建立农业从业人员资格确认制度,提高农业的人力资本第73页
     ·对农业经营组织的设立进行规范和引导,防止非农化第73-74页
     ·政府的农业政策取向和财政扶持是关键第74页
   ·美、法、日三国农业企业化经营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启示第74-77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必须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企业化经营组织的创设与发展第74-75页
     ·必须明确企业化经营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第75页
     ·以企业化经营机制为中心,提高农业的一体化程度第75-76页
     ·培养现代农民,为农业企业化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第76页
     ·为农业企业化经营组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76-77页
5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变迁机制第77-89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内在制度变迁机制第77-82页
     ·农产品的生产特性第78-79页
     ·农产品的交易特性第79-80页
     ·农产品特性对经济组织的要求第80-82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外在制度变迁机制第82-85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需求诱因第82-84页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供给因素第84-85页
   ·从小农家庭经营制向企业化经营制度的变迁路径选择第85-89页
     ·制度变迁的两种思路第85-86页
     ·两种制度变迁思路的调和第86-89页
6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实现机制第89-117页
   ·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企业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第89-104页
     ·调查基本情况第90-92页
     ·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特征描述第92-96页
     ·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企业化的影响因素第96-104页
   ·农户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组织模式第104-107页
     ·农户作为农业企业化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组织模式第105-106页
     ·农户作为农业车间的一体化组织模式第106-107页
   ·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的制度障碍及企业化改造第107-113页
     ·我国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缺陷第108-111页
     ·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的目标模式及操作重点第111-113页
   ·新型社区集体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问题及对策建议第113-117页
     ·新型社区集体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问题第113-115页
     ·社区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15-117页
7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化的制度环境优化第117-136页
   ·农业企业家生成制度及其环境优化第118-122页
     ·农业企业家的定义第118页
     ·我国农业企业家生成的障碍因素第118-120页
     ·农业企业家生成和成长的制度环境优化第120-122页
   ·农地规模经营制度及其环境优化第122-125页
     ·我国现有农地经营中的非企业化倾向第122-124页
     ·积极推进农地规模经营,为农业企业化奠定物质基础第124-125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环境优化第125-129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第126-127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业生产经营问题第127-128页
     ·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业企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第128-129页
   ·农业投融资制度及其环境优化第129-136页
     ·我国现有的财政支农政策不利于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第130-131页
     ·农村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农业企业化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第131-132页
     ·农业企业化的民间资金来源不足第132-133页
     ·建立支持农业企业化的多元农业投融资体制第133-136页
8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第136-141页
   ·主要结论第136-139页
   ·政策含义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9页
附录一:农户企业化经营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149-154页
附录二:农业企业化的典型实践:神农园果业有限公司第154-159页
个人简历第159页
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59-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图片第162-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理论模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