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中国压力容器发展 | 第10-11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论文所涉及的力学内容及其发展 | 第11-18页 |
·受内压作用的球壳局部拉伸塑性失稳问题的力学分析 | 第12-13页 |
·非线性有限元和分叉问题的发展 | 第13-14页 |
·大应变本构关系的研究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弹塑性问题有限单元法及大应变弹塑性本构理论 | 第19-29页 |
·弹塑性问题有限单元法 | 第19-24页 |
·非线性问题 | 第19-20页 |
·弹塑性问题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20-24页 |
·大应变弹塑性本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大应变应力应变描述 | 第24-25页 |
·虚功方程 | 第25-26页 |
·本构方程 | 第26页 |
·刚度矩阵 | 第26-29页 |
第3章 实心圆轴扭转测定本构关系的概念和方法 | 第29-40页 |
·材料实验方法简史 | 第29-30页 |
·实心圆轴扭转试验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方法简介 | 第30-34页 |
·剪切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 | 第32页 |
·γ|~可作为有限应变的度量 | 第32-33页 |
·有限应变下剪切与拉伸应力应变间的关系 | 第33-34页 |
·以τ~*—γ~*曲线确定有限应变本构关系 | 第34-38页 |
·等向硬化大应变J_2增量流动理论简介 | 第34页 |
·变形和运动分析 | 第34-37页 |
·应力分析 | 第37页 |
·确定h函数 | 第37-38页 |
·举例及分析 | 第38-40页 |
第4章 大应变弹塑性力学场的有限元建模及球壳的塑性理论分析 | 第40-50页 |
·材料建模 | 第40-44页 |
·整体模型介绍 | 第40-42页 |
·球壳的材料建模 | 第42-44页 |
·网格划分 | 第44-46页 |
·普通的网格划分模型 | 第44-45页 |
·网格大小的影响 | 第45-46页 |
·边界条件简化 | 第46-47页 |
·球壳的塑性理论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球壳局部塑性失稳数值计算和理论计算 | 第50-72页 |
·球壳内压的局部塑性失稳的概念 | 第50页 |
·球壳局部塑性失稳典型工况有限元计算 | 第50-67页 |
·球壳塑性失稳理论分析 | 第67-72页 |
·理论分析步骤介绍 | 第67页 |
·计算实例 | 第67-72页 |
第6章 球壳局部塑性失稳计算结果分析 | 第72-78页 |
·数值仿真法和虚功理论法计算球壳塑性失稳的比较 | 第72-74页 |
·球壳厚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球壳缺陷的影响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