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建军理论论文

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导论第13-26页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第13-18页
  (一) 民主第13-16页
  (二) 人民军队民主第16-18页
 二、本课题研究综述第18-24页
  (一) 研究的历史背景第19-20页
  (二) 研究的现状第20-23页
  (三) 研究的发展趋势第23-24页
 三、本文主要创新点第24-25页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25-26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军队民主建设思想第26-48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军队民主的论述第26-30页
  (一) 无产阶级军队是真正民主的军队第26-27页
  (二)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军队必须坚持的原则第27页
  (三) 根本上消除官与兵的雇佣关系是无产阶级军队的重要特征第27-28页
  (四) 处理好民主与纪律的关系是无产阶级军队民主的重要方面第28-29页
  (五) 士兵委员会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军内民主化的主要形式第29-30页
 二、毛泽东人民军队民主建设思想第30-36页
  (一) 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第30-31页
  (二) 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第31-33页
  (三) 建立和完善民主制度的组织形式第33页
  (四) 广泛开展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第33-34页
  (五) 着力提高军官的民主素养第34-35页
  (六) 军队实行民主需特别注意的问题第35-36页
 三、邓小平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理论第36-42页
  (一) “军队也要有民主”第36-37页
  (二) 在军队中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第37-38页
  (三) 坚持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第38-40页
  (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发扬三大民主第40-41页
  (五) 加强对青年军人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第41-42页
 四、江泽民人民军队民主建设主要观点第42-48页
  (一)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和实现广大官兵的利益第42-43页
  (二)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军人的全面发展第43-44页
  (三) 坚持充分发扬民主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依法治军的有机统一第44-46页
  (四) 坚持官兵一致,密切新形势下官兵关系第46-47页
  (五) 坚持“十六字”方针,实现军队党委工作科学化、民主化第47-48页
第二章 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矛盾第48-60页
 一、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建设面临的挑战第48-55页
  (一) 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浪潮对构建官兵科学民主观念的冲击第48-51页
  (二)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军队内部民主的特殊要求第51-52页
  (三)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人民军队军事民主的新挑战第52-53页
  (四)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的跃升搭建了新平台第53-55页
 二、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建设面临的矛盾第55-60页
  (一) 民主理论上的先进性与民主实现程度欠位的矛盾第55-56页
  (二) 官兵民主意识的增强与其民主素质偏低的矛盾第56-58页
  (三) 民主制度的完善要求与现存民主体系机能缺损的矛盾第58-60页
第三章 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的特点与价值定位第60-72页
 一、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的特点第60-67页
  (一) 军队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统一第60-61页
  (二) 军队的工具性与军人民主的主体性的统一第61-63页
  (三) 军人民主权利的有限性与军人民主权利表达的广泛性的统一第63-65页
  (四) 军队领导方式的集约性与注重启发广大官兵自觉性的统一第65-67页
 二、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的价值定位第67-72页
  (一) 军队民主建设在民主自身目的与手段统一中的价值第67-69页
  (二) 军队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价值第69-70页
  (三) 军队民主建设在解决我军建设“两大课题”中的价值第70-72页
第四章 人民军队的民主内容第72-88页
 一、对三大民主的考察第72-78页
  (一) 三大民主的历史回顾第72-75页
  (二) 三大民主的再认识第75-78页
 二、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内容的拓展第78-88页
  (一) 政治民主第78-79页
  (二) 经济生活民主第79-81页
  (三) 文化教育民主第81-82页
  (四) 军事活动民主第82-84页
  (五) 行政管理民主第84-88页
第五章 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第88-114页
 一、人民军队民主制度建设基本要求第88-92页
  (一) 军队民主必须实现制度化第88-89页
  (二) 军队民主制度必须组织形式化第89-90页
  (三) 军队民主制度必须程序化第90-92页
 二、新形势下有我军特色的民主制度形式第92-114页
  (一) 军队党委制中的民主制度第92-94页
  (二) 军人代表大会制度及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94-96页
  (三) 军人代表会议制度第96-98页
  (四) 军人委员会制度第98-101页
  (五) 基层行政会议制度中的民主制度第101-103页
  (六) 军人权益保障制度第103-105页
  (七) 军队民主监督制度第105-108页
  (八) 基层民主生活制度探索第108-114页
第六章 新形势下影响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相关因素分析第114-126页
 一、军队中党的因素第114-117页
  (一)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第114-115页
  (二) 党组织在军队中的顶层地位第115-116页
  (三) 党对军队特殊的领导方式第116页
  (四) 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第116-117页
 二、军人的主体条件因素第117-123页
  (一) 军人的民主需要第118-120页
  (二) 军人的民主能力第120-121页
  (三) 军人的民主理性第121-123页
 三、民主与效率的价值均衡因素第123-126页
  (一) 民主与效率的价值分析第123-124页
  (二) 民主与效率的辩证统一第124-126页
第七章 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民主建设的方向和路径第126-157页
 一、加强对官兵的民主素质教育,打牢军队民主建设的基础第126-130页
  (一) 在教育目标上,要引导官兵树立科学的民主理念第126-127页
  (二) 在教育内容上,要搞好“四个方面”的教育第127-128页
  (三) 在教育对象上,要区分不同层次第128-129页
  (四) 在教育方式上,要注重民主实践的熏陶和锻炼第129-130页
 二、以军队党内民主建设为核心,带动部队民主建设全面发展第130-136页
  (一) 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筑牢党内民主的基础第130-131页
  (二) 以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委全会制度为重点,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第131-133页
  (三) 以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着力点,拓展党内民主的广度和深度第133-134页
  (四) 以加大民主选用干部力度为突破口,破解军队党内民主建设难题第134-136页
 三、积极促进基层民主的发展,自下而上推动军队民主建设第136-142页
  (一) 重视军队基层民主建设,维护广大士兵的正当权益第137-138页
  (二) 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基层民主建设健康发展第138-139页
  (三) 发挥共青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作用,形成发扬民主的良好机制第139-140页
  (四) 开展基层民主实践活动,提高官兵民主生活质量第140-142页
 四、坚持依法治军,走军队民主建设规范化、法制化之路第142-149页
  (一) 坚持民主、法制与党的领导统一,党必须依法领导军队第142-144页
  (二) 坚持民主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军队必须依法维护军人的民主权利和义务第144-145页
  (三) 坚持民主与纪律的统一,军队必须建立严格纪律约束下的民主生活第145-147页
  (四) 坚持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的统一,军官必须依法带兵第147-149页
 五、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我军民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第149-157页
  (一) 在民主范围上,从基层民主向领导机关和院校民主扩大第149-151页
  (二) 在民主内容上,从传统民主向民主决策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提升第151-152页
  (三) 在民主渠道上,从单一的组织化渠道向多方面全功能渠道拓宽第152-153页
  (四) 在民主方法上,积极学习借鉴外军有益的民主性作法第153-157页
结束语:走有中国特色的军队民主建设之路第157-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4页
后记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卵巢癌C-erbB2基因表达及T7-ShRNAs对SKOV3细胞的RNAi作用
下一篇:注射加改良Block术与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