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功能定位及最优化管控路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研究起源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自媒体简析 | 第12-17页 |
·自媒体的定义及内容 | 第12-13页 |
·自媒体的特征 | 第13-17页 |
·零组织性、自组织性与他组织性 | 第13-14页 |
·开放性 | 第14-15页 |
·交互性和即时性 | 第15-17页 |
第3章 自媒体功能定位分析 | 第17-21页 |
·自媒体的“非媒体”功能 | 第17-19页 |
·展示功能 | 第17-18页 |
·通讯功能 | 第18页 |
·娱乐功能 | 第18-19页 |
·社交功能 | 第19页 |
·自媒体的“媒体”功能 | 第19-21页 |
第4章 自媒体的“媒体”功能的角色定位 | 第21-27页 |
·新闻源和媒体发布者 | 第21-22页 |
·新闻二次传播者 | 第22页 |
·舆论推动者 | 第22-24页 |
·社会的监督者 | 第24-27页 |
第5章 现行自媒体“媒体”功能的管控缺失 | 第27-35页 |
·法律监管缺失 | 第27-30页 |
·网络恶意炒作缺乏监管 | 第27-29页 |
·个人名誉权缺乏有效保护 | 第29-30页 |
·技术监管的争议 | 第30-32页 |
·个人道德失范 | 第32-35页 |
·网络语言失范 | 第32-33页 |
·网络谣言和虚假新闻的传播 | 第33-34页 |
·侵犯个人权利 | 第34-35页 |
第6章 自媒体“媒体”功能的优化管控路径 | 第35-42页 |
·政府对自媒体监管制度与机制的革新 | 第35-37页 |
·完善网络立法 | 第35-36页 |
·完善监管责任制度 | 第36页 |
·实行网络实名制 | 第36-37页 |
·政府监管与公民监督结合 | 第37页 |
·社会对个人道德的规范与个人道德自律 | 第37-39页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37-38页 |
·完善道德教育体系 | 第38-39页 |
·提高个人道德自律能力 | 第39页 |
·对自媒体力量的引导与利用 | 第39-42页 |
·对自媒体力量的认可 | 第39-40页 |
·对自媒体力量的激励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