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弹道导弹鲁棒及自适应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鲁棒控制理论及在飞行控制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鲁棒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 第14-16页 |
·LMI的发展及应用于鲁棒控制 | 第16-17页 |
·鲁棒控制理论在飞行控制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多目标进化算法及其控制应用 | 第18-21页 |
·多目标进化算法发展概述 | 第18-19页 |
·多目标进化算法在鲁棒控制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弹道导弹自适应姿控系统设计研究 | 第21-23页 |
·飞行器实时参数估计概述 | 第21-22页 |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参数估计 | 第22-23页 |
·弹道导弹姿控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 | 第23-25页 |
·CSCAD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23-24页 |
·导弹姿控系统CAD软件开发 | 第24-25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论文内容和结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弹道导弹姿态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第28-47页 |
·导弹姿控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 第28-31页 |
·导弹姿控系统的结构 | 第28-29页 |
·导弹姿态控制的一般特征 | 第29-31页 |
·导弹姿态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刚体小扰动俯仰运动方程 | 第31-35页 |
·弹性振动方程 | 第35-36页 |
·姿控系统传递函数及状态空间模型 | 第36-39页 |
·开环设计对象传递函数模型 | 第37-38页 |
·开环设计对象状态空间模型 | 第38-39页 |
·导弹姿态运动稳定性分析 | 第39-43页 |
·刚体运动稳定性分析 | 第40-42页 |
·弹性振动稳定性分析 | 第42-43页 |
·导弹姿控系统设计的性能指标 | 第43-46页 |
·稳定性指标 | 第44-45页 |
·精度指标 | 第45页 |
·动态性能指标 | 第45页 |
·抗干扰指标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弹道导弹鲁棒姿控系统设计研究 | 第47-64页 |
·导弹姿控系统设计的鲁棒性要求 | 第47-49页 |
·姿控设计对象的模型不确定性 | 第47-48页 |
·鲁棒性指标 | 第48-49页 |
·导弹鲁棒姿控系统的性能描述 | 第49-53页 |
·反馈控制系统的一般性质 | 第49-51页 |
·H_∞范数指标与权函数的选取 | 第51-53页 |
·H_∞标准问题的LMI求解 | 第53-56页 |
·H_∞标准问题 | 第53-54页 |
·H_∞标准问题的LMI解 | 第54-56页 |
·导弹鲁棒姿控系统设计 | 第56-62页 |
·混合灵敏度方法 | 第57-60页 |
·回路成形法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弹道导弹姿控系统多目标进化优化设计 | 第64-78页 |
·进化算法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 第64-66页 |
·进化算法控制应用的特点和范围 | 第64-65页 |
·控制系统的多目标进化优化设计 | 第65-66页 |
·多目标进化算法NSGA-II | 第66-70页 |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描述 | 第66-67页 |
·NSGA-II的算法原理 | 第67-70页 |
·导弹鲁棒姿控系统的多目标进化优化设计 | 第70-73页 |
·控制系统设计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70-72页 |
·导弹姿控系统设计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72-73页 |
·导弹姿控系统多目标进化优化设计实例 | 第73-77页 |
·一级飞行段最大动压时刻 | 第74-76页 |
·二级飞行段起控时刻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弹道导弹自适应姿控系统设计研究 | 第78-94页 |
·导弹弹性振动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幅值稳定 | 第78-80页 |
·弹性振动的模型不确定性 | 第78-79页 |
·弹性模态的陷阱滤波器幅值稳定 | 第79-80页 |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80-83页 |
·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80-81页 |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81-83页 |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弹性模态参数估计 | 第83-86页 |
·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参数估计的原理 | 第83-84页 |
·导弹弹性振动参数估计模型 | 第84-85页 |
·导弹弹性振动参数估计的算法 | 第85-86页 |
·自适应姿控系统仿真试验 | 第86-93页 |
·自适应姿控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 | 第86-88页 |
·一级飞行段仿真结果 | 第88-92页 |
·二级飞行段仿真结果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弹道导弹姿控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 | 第94-119页 |
·ACSCAD软件的功能结构以及图形界面 | 第94-99页 |
·ACSCAD软件的功能结构 | 第94-96页 |
·ACSCAD软件的图形界面 | 第96-99页 |
·导弹六自由度仿真的数学模型 | 第99-109页 |
·六自由度仿真建模的特点 | 第99页 |
·常用坐标系的定义及转换 | 第99-102页 |
·动力学方程 | 第102-106页 |
·姿控系统回路 | 第106-107页 |
·制导系统回路 | 第107-108页 |
·非线性姿控系统 | 第108-109页 |
·导弹六自由度仿真的Simulink建模 | 第109-115页 |
·导弹六自由度仿真总体结构 | 第109-111页 |
·六自由度仿真典型子系统建模 | 第111-115页 |
·使用ACSCAD软件的姿控系统设计实例 | 第115-118页 |
·某导弹姿控系统设计结果 | 第115页 |
·导弹起飞漂移六自由度仿真分析 | 第115-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5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