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图目录 | 第7-8页 |
| 表目录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0-11页 |
| ·本文结构及内容 | 第11-12页 |
| 2 元胞自动机的基本理论 | 第12-25页 |
|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 | 第13-17页 |
| ·数学定义 | 第13-14页 |
| ·元胞及状态 | 第14页 |
| ·元胞邻居 | 第14-15页 |
| ·边界条件 | 第15-16页 |
| ·转换规则 | 第16-17页 |
| ·元胞自动机的表示 | 第17-18页 |
| ·Wolfram表示法 | 第17页 |
| ·De Bruijn表示法 | 第17-18页 |
| ·元胞自动机的分类 | 第18-20页 |
| ·动力学分类 | 第18-20页 |
| ·维数分类 | 第20页 |
| ·元胞自动机的应用 | 第20-24页 |
| ·生命游戏 | 第21-22页 |
| ·格子气自动机 | 第22-23页 |
| ·人工生命研究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公钥加密系统 | 第25-56页 |
| ·可逆元胞自动机 | 第26-29页 |
| ·可逆元胞自动机的理论 | 第27页 |
| ·可逆元胞自动机的实验分析 | 第27-29页 |
| ·公钥加密的思想及原理 | 第29-32页 |
| ·公钥加密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 ·CA公钥加密的思想 | 第31-32页 |
| ·算法正确性证明 | 第32-36页 |
| ·一维4状态1/2半径CA | 第32-34页 |
| ·加解密正确性的证明 | 第34-36页 |
| ·CA公钥加密系统的设计 | 第36-48页 |
| ·公钥的构造方法 | 第37-41页 |
| ·算法的图形化描述 | 第41-45页 |
| ·算法的伪代码描述 | 第45-47页 |
| ·算法的电路示意图 | 第47-48页 |
| ·仿真实验和具体实例 | 第48-53页 |
| ·仿真实验 | 第48-52页 |
| ·具体实例 | 第52-53页 |
| ·CA耦合公钥加密系统 | 第53-55页 |
| ·耦合元胞自动机 | 第53-54页 |
| ·耦合公钥系统的设计 | 第54-55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55-56页 |
| 4 可逆元胞自动机的穷举搜索算法 | 第56-59页 |
| ·初等元胞自动机逆的穷举搜索 | 第56-58页 |
| ·多状态元胞自动机逆的穷举搜索 | 第58-59页 |
| 5 元胞自动机公钥加密算法的使用 | 第59-61页 |
| ·硬件方式使用CA公钥加密算法 | 第59页 |
| ·网络方式使用CA公钥加密算法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附录A Harold V.McIntosh的邮件 | 第66-67页 |
| 附录B 本文算法产生的Moore型元胞自动机的一个例子(部分) | 第67页 |